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我国中小尺度强对流事件频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4-02-20 20:07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目前大量研究主要关注其预报和发生机理,而很少从气候角度出发分析其年际年代际尺度变化。利用19612015年全国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四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和大风)频率在年、季、月尺度上发生日数的气候学特征和长期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了四种强对流天气互相之间的联系以及长期变化趋势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主要结论表明:1)19612015年,全国年平均雷暴、闪电、冰雹和大风的发生频率分别为39.23d/yr、20.56d/yr、1.07d/yr和12.50d/yr;雷暴和闪电主要发生在夏季三个月,但雷暴日数7月最多,闪电日数8月最多;冰雹主要发生每年59月,6月发生频率最高;大风区域性较强,各地区集中发生的时间不一致。空间上,雷暴和闪电的高发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我国华南和西南,青藏高原也是雷暴的高发区域之一;冰雹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中西部山地,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1954年以来观测台站随时间的变化(a)和筛选后2332个台站位置的空间分布(b)

图2.11954年以来观测台站随时间的变化(a)和筛选后2332个台站位置的空间分布(b)

述台站记录不一致的情况以及研究的需要,依据以下三条标准对台站进行了筛选:(1)台站观测记录大于或等于35年;(2)台站每年观测记录大于或等于3个月;(3)1981~2010年台站观测记录大于或等于20年。根据以上三条标准,筛选后观测台站共有2332个。图2.1....


图3.11961-2013年全国平均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横坐标为年,纵坐标为月,填色为每年各月的雷暴日数全国平均值)(单位:日数)(a),以及全国平均年内各月雷暴发生日数(蓝色柱状代表全国各月平均值)

图3.11961-2013年全国平均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横坐标为年,纵坐标为月,填色为每年各月的雷暴日数全国平均值)(单位:日数)(a),以及全国平均年内各月雷暴发生日数(蓝色柱状代表全国各月平均值)

通过对1961~2013年雷暴和闪电,1961~2015年冰雹和大风的2332个高密度台站观测资料分析,分别得出雷暴、闪电、冰雹和大风的年、季节和月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特征,并进行相关比较和分析。3.1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图3.1a为全国平均的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年....


图3.2年和季节平均雷暴日数分布(a年;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单位:日数)

图3.2年和季节平均雷暴日数分布(a年;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单位:日数)

强对流事件频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其他地区,一般为40~110天,云贵高原南部为100~110天。年平均大,等值线极为密集。青藏高原中东部和四川西部雷暴日数一般为江中下游区域雷暴日数较少。以北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一般黄河流域中下游....


图3.3年平均雷暴日数年代际平均的空间分布

图3.3年平均雷暴日数年代际平均的空间分布

布和全年分布特征相类似,但量级大小不同。春季雷暴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和青原东部,且表现为纬度越低则发生日数越多;夏季发生区遍及全国,而高发区同样在华南、西南和青藏高原,但青藏高原高发区范围已经由春季的高原东部扩展到几个高原;秋季雷暴发生频次空间分布和春季类似,但次数低于春季;冬季....



本文编号:3904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904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