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多次散射特性对云微物理参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10:34
   云是影响大气辐射传输的重要因素,对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平衡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主被动探测手段对云的微物理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水云的液态含水量和云粒子半径是影响大气辐射传输过程的重要参量,因此开展对二者的探测是十分有意义的。随着散射理论的发展,部分学者提出可以利用云的多次散射携带的信息来反演云微物理参量,由于云粒子平均自由程较小,容易发生多次散射。而多次散射与散射体的粒子数浓度有关,因此可以利用多次散射来反演云的微物理参量。本文基于蒙特卡洛算法计算了液态水云的散射特性并根据其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用于反演水云液态水含量和云粒子半径的方法。根据模拟结果,设计了一部多视场激光雷达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南京北郊地区的水云进行了观测。结合观测数据和反演方法计算得到了水云的两个微物理参量。并将得到的微物理参量与GPM卫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从而验证了该反演方法的准确性。然后,我们利用蒙特卡洛算法研究了液态水云的偏振特征,分析了液态水云的偏振度与多次散射因子的关系。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得到液态水云的偏振度随多次散射强度的增加而敏感性降低,表现为偏振饱和现象且饱和值与视场角有关。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部多视场偏振激光雷达系统,完成了对偏振激光雷达的定标并实现对南京北郊地区的液态水云的观测。通过分析该雷达系统的观测数据,我们得到实际观测数据和蒙特卡洛算法模拟数据具有一致性。最后,我们对水云核化及水源动力过程的驱动因子(气溶胶和水汽)的反演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利用双波长双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反演得到气溶胶和水汽的垂直探测廓线。通过改进氮气拉曼和水汽拉曼反演算法,获得了从近地面到平流层底部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廓线以及从近地面到12 km高度的水汽混合比垂直廓线,为研究水云核化及水源动力过程提供原始数据积累。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426.5
【部分图文】:

示意图,多次散射,示意图


云粒子平均自由程较小,激光与云粒子碰撞发生第一次散射之后,散射光将继续传输,作为入射光与下一个粒子碰撞产生散射现象,这个过程将会一直重复下去,直到散射光离开水云的内部。多次散射模型如图1.1所示,发生多次散射后,只有沿着接收机的接收视场区域所在轴线方向那部分能量才能回到接收机。因此激光雷达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不仅包括单次散射信号,还包括多次散射信号。望远镜接收到的后向散射信号中多次散射的占比主要与液态水云的光学性质和望远镜的接收视场角等因素有关。

流程图,反演方法,流程图,反演


随消光系数和云粒子有效半径都变化。因此我们提出基于多次散射过程对云微物理参数反演的方法。其反演流程图如图2.4所示。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激光雷达信号计算得到SRCLS和IRCLS,然后通过SRCLS反演得到云的消光系数,根据消光系数并结合IRCLS反演得到云粒子半径。最后根据云粒子半径并结合消光系数计算云的液态含水量。图2.4反演方法流程图2.3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多次散射过程的研究方法—蒙特卡洛算法。着重介绍了基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液态水云的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次散射特性对云液态含水量和云粒子半径反演的方法:1)通过激光雷达观测的数据计算得到SRCLS和IRCLS。2)根据SRCLS反演得到云的消光系数,并结合IRCLS反演得到云的尺度谱信息。3)根据反演得到的尺度谱信息并结合消光系数反演得到水云的液态含水量。最后本章讨论该反演方法用于反演云微物理参量的敏感性及其适用性的问题,得到在反演过程中应当考虑多次散射因子的影响并指出可以通过减小视场角变化来避免这一影响。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视场角,微物理


和1 mrad。 图3.2给出了视场角为0.25mrad下激光雷达的回波能量随探测高度的变化,图中黑色方块中是我们研究的区域。从图中可以得到,在此观测过程中,激光雷达在三个时刻内的观测数据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在观测过程中云的微物理参数没有发生改变。根据蒙特卡洛计算,我们给出典型云参数下的液态含水量和云粒子有效半径,根据计算我们得到在这三个视场角下其多次散射因子分别为0.9589, 0.9517, 0.9424。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设置此视场角变化范围,多次散射因子基本保持恒定。根据我们观测的数据,我们选取尽量满足我们理论模型的观测数据来进一步研究液态水云的微物理特性。图3.3给出了在不同视场角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其中数据采集于2016年12月24日。由图可知,该个例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分别为1965 m和2080 m(如图中的黑框所示)。因此我们提取这段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广德;王占山;沈正祥;王彪;;近距离雾的激光多次散射模拟[J];光子学报;2017年08期

2 王世明 ,李景德 ,马功桂 ,陈淑英;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快中子通量衰减和多次散射的修正计算[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3 唐景昌,陈一兵;斜发射方位角光电子衍射的多次散射方法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8年01期

4 林俊轩,王恕铨;由平面波垂直反射反演海底的声阻抗分布[J];声学学报;1989年03期

5 许丽生;行星大气中光的多次散射的计算[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张焕新;余庆龙;张珅毅;沈国红;;空间中能电子多次散射对探测结果的影响[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8年01期

7 李毅,潘功配,王雪;一级多次散射近似法求解烟幕透过率[J];火炸药学报;2001年02期

8 杨立铭;关于原子核内的多次散射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8年03期

9 伍怀龙,赵国庆,周筑颖,杨福家,龙兴贵,翟国良,杨时礼,赵鹏骥;P-D背散射截面及质子在固体中的多次散射[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10 曹必成,赵祥臻;快速电子在大气中多次散射后的密度分布[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Muhammad Abdul Wasaye;电子轫致辐射与多次散射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顾吉林;典型天气大气辐射传输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樊程广;超声相控阵超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陶叔银;基于大气物理特征的光学图像退化及补偿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李兴财;局部带电球体沙粒电磁散射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6 尹红伟;非视线偏振紫外大气传输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范渭亮;适用于坡面森林冠层的新混合反射率模型[D];南京大学;2013年

8 赵维江;复杂目标雷达截面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衡衡;基于多次散射特性对云微物理参数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2 陈浩;非球形气象目标多次散射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秦宇丽;基于多次散射的机载云激光雷达原理设计与性能仿真[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4 马东英;考虑遮蔽效应时粗糙面的多次散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胡峻霖;水下尾流气泡多次散射的仿真及测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倩倩;离散介质中偏振光多次散射的传输特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春媛;基于激光大气透射仪的能见度测量误差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8 汤义男;大气散射对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9 黄振;粗糙表面后向散射退偏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雯箐;后向散射式激光雷达大气能见度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8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