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华北汛期水汽输送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0 20:38
【摘要】:利用1951-2009年NCEP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53个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结合欧拉方法分析华北汛期局地水汽变化;通过美国NOAA开发的拉格朗日轨迹模式HYSPLIT模拟华北汛期气块来源,结合海量气块追踪法和SEOF等统计方法分析华北汛期水汽来源气候特征,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水汽来源输送变化对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与海温场和环流场的联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欧拉方法,发现华北汛期的局地水汽主要来源于南边和西边通道的水汽输入,占总输入的60%,40%。东边和北边通道以水汽输出为主,占总输出的79%,21%。华北汛期局地水汽收支其变化呈先上升后减弱过程,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南边通道起着主导作用。(2)通过拉格朗日方法追踪华北汛期水汽来源,发现华北汛期水汽输送的气候状态下,主要水汽来源:1、欧亚大陆;2、局部地区;3、孟湾-南海;4、印度洋;5、太平洋,他们对华北汛期的水汽输送贡献分别为14.4%,10.2%,33.8%,10.7%,30.9%,其中南海-孟湾的来源水汽最多。水汽来源清晰的呈现出3个关键的水汽输送路径,这三个路径分别与中纬度环流,东亚季风体系中的西太平洋副高以及印度季风相关。印度洋、孟湾-南海和太平洋为主的输送的气流为低空暖湿气流,而欧亚大陆为主的北方大陆为高空干冷气流;(3)利用SEOF分析华北汛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发现:空间分布型呈南北异号的偶极型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为“北负南正”的水汽输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情况恰好反之,表现为“北正南负”的水汽输送异常。华北的降水特征与这种南北“跷跷板”式的水汽输送显著年代际相关;(4)华北汛期各源地水汽定量分析表明:1980年后,广大海洋地区包括孟湾-南海,西太平洋,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由多变少(由43.2%变成21.5%),而欧亚大陆,局地地区,西北太平洋地区水汽输送贡献由少变多(12.2%变成23.1%)。1980年后,总水汽来源减少10.8%,对应同时期华北降水减少15.8%,南海-孟湾,印度洋是影响华北汛期水汽来源的关键区域,其水汽1980年后输送分别减少了-11.8%,-5.6%;(6)华北地区的水汽来源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及东亚环流场的关系的分析表明:从海温场上看,1980年前,PDO处于冷相位,华北地区的水汽来源处于年代际偏多时期,而PDO处于暖相位时恰好相反。PDO是影响华北汛期水汽来源呈现南北分支的关键因素;从环流场上看:1980年后,500hPa高度场上,环流由1980年前的径向环流突出转变为纬向环流突出,蒙古至青藏高原地区的高空槽活动减少,华北上游上空气旋性环流减少;另外,500hPa气温在蒙古至青藏高原以北地区出现降低,这一方面使得该地区对流层上层的位势高度降低,导致高空急流南移,造成东亚季风减弱,水汽很难到达华北地区;另一方面,使得该地区对流层底层气压升高,地面受低压系统控制减少,使得水汽辐合减弱。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6


本文编号:2608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08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