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链特异性RNA测序技术的黄曲霉CA43的转录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9 20:18

  本文关键词:基于链特异性RNA测序技术的黄曲霉CA43的转录组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4年

基于链特异性RNA测序技术的黄曲霉CA43的转录组学研究

吴新良  

【摘要】:黄曲霉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其致毒因素是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农作物、人类均有感染的可能性,加强黄曲霉的基础研究,有助于有效地防治黄曲霉对农业生产及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黄曲霉菌核发育是黄曲霉的重要生理过程,对于更好地理解黄曲霉的生殖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黄曲霉的菌核发育过程,与一系列次级代谢途径如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等密切相关,研究菌核发育过程有助于理解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下降,特别是随着黄曲霉基因组序列的测序完成,基于测序技术研究黄曲霉生理过程调控、基因功能等的条件已具备。 本论文采用链特异性RNA-Seq技术深入分析黄曲霉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转录谱。通过RNA-Seq技术分析黄曲霉在基础培养条件下的高分辨率的转录谱,获取基因的转录水平、转录本结构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黄曲霉的不同培养状态(产AF/不产AF/菌丝/菌核),获取各样品的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进行基因的GO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代谢途径分析等,确定黄曲霉基因组中与菌核发育相关的基因及其关联网络,探讨黄曲霉菌核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分析黄曲霉基因组中与黄曲霉毒素(AF)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构建AF生物合成途径模型。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链专一性RNA-seq深度刻画黄曲霉全基因组水平的转录图谱 通过对RNA-Seq reads与黄曲霉基因组序列的匹配,获得黄曲霉基因组的转录状况,绘制了黄曲霉全基因组水平的转录图谱,通过RPKM值确定黄曲霉的13487个蛋白编码基因中共有9871个发生转录,占到了黄曲霉总基因数的73.19%。稝RNA-Seq数据解析了黄曲霉的基因结构,重点分析了黄曲霉基因的UTR,共获得5994个基因的5'UTR和6407个基因的3'UTR,并分析了UTR的长度分布。预测了黄曲霉转录组中存在大量新转录本,并对其功能做了详细分析。分析了黄曲霉转录组中的可变剪接事件,预测了1220个可变剪接形式的转录本,包括SE、RI、A5SS和A3SS四种可变剪接类型,具有可变剪接的基因占黄曲霉多外显子基因总数的12.78%,黄曲霉中检测到的可变剪接数量比其他一些真菌要多,并分析了AS事件的发生机制。 (2)黄曲霉转录组中的反义转录现象 对黄曲霉转录组中反义转录现象进行了详细预测和分析。在菌丝、菌核样品中分别检测到1123、839个NAT,数量远大于基于EST分析的黄曲霉的NAT数量(352,,2.8%)。同时,分析了NAT在黄曲霉基因表达中的调控作用,认为黄曲霉的蛋白质表达、分泌及能量产生等过程密切可能受到NAT的调控。本研宄是首次在真菌中全面分析NAT并预测其功能的研宄。 (3)预测黄曲霉基因组中与菌核发育相关的基因及其关联网络,探讨黄曲霉菌核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 通过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和WEGO分析确定了与菌核发育相关的14个上调基因和37个下调基因。研究表明,菌核发育与次级代谢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抑制的关联关系;菌核与黄曲霉的生殖是紧密联系的,而不是简单的有性生殖遗迹;同时黄曲霉的菌核发育可能受到复杂的信号网络调控,反义转录机制也可能参与菌核发育的调控;在菌核状态下孢子发育受到抑制。综上所述,RNA-seq数据提供了有关菌核发育的丰富的信息。同时,黄曲霉中有性交配现象及菌核发育现象的存在说明黄曲霉具备有性生殖的潜在可能性或者黄曲霉曾经具有有性生殖世代,这有助于理解黄曲霉中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以及对黄曲霉菌株进行遗传学研究。 (4)确定黄曲霉基因组中与黄曲霉毒素(AF)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构建AF生物合成途径模型 本研宄结果显示所有的AF途径基因在菌丝状态下发生转录表达,而在菌核样品中有三个基因未转录表达,说明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在菌核状态下受到抑制。同时,本研宄整理了相关文献中可能与AF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并分析了这些基因在菌丝、菌核状态下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其中有11个基因发生转录下调,而仅有2个基因发生转录上调。根据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这些发生转录变化的基因也参与了菌核发育。因此,这些基因将成为联系菌核发育与次级代谢途径的潜在靶点。鉴于黄曲霉毒素污染农作物给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本研究发现的这些基因可以作为对产黄曲霉毒素菌株进行生物防控的靶位点。 通过本研究,有望获得对黄曲霉AF生物合成途径及菌核发育过程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更好地理解黄曲霉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对产AF的菌株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Q9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兆秀,纪荣昌,李光星,康玉妹,王雪英;花生黄曲霉菌株若干生理差异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2年01期

2 王正志;李稚锋;杭兴宜;毛逸清;骆志刚;赵东升;张成岗;;适合可变剪接研究的转录组序列分析策略[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王富刚,陈先农;基因芯片数据的聚类分析[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2期

4 朱丽娜;戴雅丽;马飞;李庆伟;;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肝脏ESTs分析与比较转录组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7年06期

5 潘兴元,宁文,Choi A M,李朝军;利用SAGE库挖掘有功能的假设基因[J];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左振宇;刘大岭;胡亚冬;胡熔;姚冬生;;密码子优化的重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rADTZ)在毕氏酵母中组成型分泌表达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5期

7 陈杰;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PSS)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08期

8 王曦;汪小我;王立坤;冯智星;张学工;;新一代高通量RNA测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8期

9 张赛;邢克克;胡亚冬;谢春芳;刘大岭;姚冬生;;基于易错PCR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体外分子定向进化[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10 胡熔;刘大岭;谢春芳;姚冬生;;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其圆二色谱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家豫;郑群;廖世奇;王黎;袁红霞;杨海棠;张丽琼;张宁;;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随机突变文库的构建[J];大豆科学;2011年05期

2 王晓光;于伟君;李军;石俊艳;魏宏祥;宣明春;寇凌霄;齐鹤;刘勇;吴瑞兰;;雷氏七鳃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计成;赵丽红;;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及前景展望[J];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02期

4 邹权;李旭斌;林子雨;江弋;林琛;;下一代测序技术数据中的选择性剪切计算识别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02期

5 刘朋虎;邓优锦;江玉姬;谢宝贵;;草菇PGAM基因克隆、结构及其在同核、异核菌株中的表达量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03期

6 陈丽芳;丁洁女;柳志强;郑裕国;;蛋白质定向进化及其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的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2年01期

7 逄越;龚兴旺;黄金莎;李庆伟;;日本七鳃鳗pcn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刘朋虎;林冬梅;林占熺;李晶;;DNA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9 宋作伟;黄茉莉;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基于RNA-Seq技术检测分析家蚕卵巢发育高表达基因[J];蚕业科学;2013年04期

10 佘婷婷;;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研究进展[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霞;郑成淑;王秀峰;邢世岩;束怀瑞;;菊花花芽分化期叶片和茎尖转录组表达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计成;赵丽红;马秋刚;;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计成;赵丽红;马秋刚;关舒;雷元培;;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及前景展望[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婕;嗜热真菌热稳定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分子改造[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贵阳;两株鳗弧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转录组比较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3 王丽鸳;基于EST数据库和转录组测序的茶树DNA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翟焕趁;稻瘟病菌菌株FJ81278无毒基因Avr-Pid2的定位及深度测序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刘春;小麦渐渗系SR3的EST序列和表达谱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胡娜;基因芯片技术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7 陈晓婷;拟南芥与草酸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王伟群;NDRG3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和功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萌;N-ras与epiregulin联合干扰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巧丽;杜氏利什曼原虫两个发育阶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的构建及HSP90在其阶段转变过程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拟南芥种子发育过程转录组深度测序数据的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王海英;草菇不同发育时期菌柄基因表达谱差异初步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练士贤;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LASS2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复旦大学;2010年

4 林峰;生防芽孢杆菌物种与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方晓婷;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群体遗传特征初探[D];中山大学;2011年

6 刘立营;基于全基因合成技术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基因的密码子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小通;中华补血草遗传体系的优化及转录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婵;聚类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沈理通;组织样品分类中基因分类能力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10 毛韶阳;基于密度的并行聚类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蕾,尉亚辉,荆西刚,郭芝光,张儒;引物悬挂延伸PCR扩增白藜芦醇合酶cDNA[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3期

2 曹红;尹逊慧;陈善林;胡亚冬;胡熔;李世川;谢春芳;苏全;姚冬生;;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对岭南黄肉仔鸡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_1解毒效果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02期

3 唐兆秀,李光星,康玉妹,种藏文;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污染调查[J];福建农业学报;1998年03期

4 黄应平,李洋,陈百玲,颜克美,罗光富,蔡汝秀;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隐性亮绿显色反应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刘大岭,姚冬生,陈敏峰;真菌提取液对黄曲霉毒素解毒作用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6 丁克越,沈岩;ESTs数据分析及ESTs数据系统[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2期

7 陈凌;沈柱;刘玉峰;刘斌;刘瑛;;小鼠AMCase基因突变体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8 龙华;;水生动物10种非特异性免疫分子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11期

9 孙奋勇,陈小佳,洪岸;bFGF在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高效分泌表达[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年06期

10 卢建红,彭大新,吴艳涛,张如宽,刘秀梵;AIVF株HA和NA全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廷贵;22周孕龄人胎肝转录组及SARS-CoV(BJ-01)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 ,王钊;核内RNA的转化(译文)[J];生命的化学;2002年04期

2 ;Activity of HDV ribozymes to trans-cleave HCV RN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2年04期

3 戚中田;任浩;;病毒研究的崭新技术——RNA干扰[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4 戴钢;可用于研究RNA干扰的试剂盒简介[J];生物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5 戴钢;可用于研究RNA干扰的试剂盒简介[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6 王若石;生命的起源——“RNA世界论”假说[J];生物学通报;2003年03期

7 杨笑菡,胡劲松,杨章民,王一理,司履生;RNA研究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8 郭培宣;国际RNA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况[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8期

9 陈吉刚,郑肖娟,龚辉,周继勇;RNA干扰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世国,胡成进;单层培养细胞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J];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王秦虎;单卫星;;大豆疫霉菌小RNA通路核心组件的识别分析及突变体筛选[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蒋锋;王传跃;陈晓岗;;RNA干扰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艳;严明;;RNA干扰[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4 宋尔卫;;RNA干扰疗法的开发应用:靶点选择和靶向导入[A];第四届全国RNA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RNA-interference-based functional research on rat epididymis-specific gene 16 and human 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PEG10 and th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RNA interference in HBV,SARS,liver cancer,liver fibrosis and keloid fibroblast[A];第四届全国RNA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郭晓红;周忠孝;吴明煜;;RNA干涉的分子机制及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生理学会论文汇编2005年第一期[C];2005年

7 李涛;李前忠;;Prediction of RNA binding sites in proteins from sequence[A];第四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Jian-Hua Yang;Liang-Hu Qu;;ChIPBase:decoding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and microRNA genes from ChIP-Seq data[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9 戚益军;;植物小RNA和长非编码RNA[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10 陈润生;;非编码RNA和RNA组学[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卫东;[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储笑抒 通讯员 盛伟;[N];南京日报;2011年

3 泸州医学院副教授、科普作家 周志远;[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4 麦迪信;[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徐铮奎;[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董映璧;[N];科技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房琳琳;[N];科技日报;2007年

8 张忠霞;[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记者 李含;[N];新清华;2007年

10 张忠霞;[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开朗;RNA干扰在抑制病毒基因表达与复制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立坤;RNA-seq数据的处理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3 高爱保;重金属诱导长江华溪蟹RNA差异显示及定量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4 沈梅;RNA沉默抑制子的生化和结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5 陈祖玉;水稻内源非编码小RNA的多样性[D];武汉大学;2005年

6 刘振栋;包含假结的RNA结构预测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李振亚;人肝脏特异性表达的小RNA-miR-122表达调控机制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吕欣;嵌合型重组HCV cDNA的构建及体外转录RNA的感染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赵阳洋;对具有复杂结构的伪扭结RNA的组合分析[D];南开大学;2012年

10 林美娟;茶尺蠖小RNA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功能研究及全长cDNA克隆构建[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娜;针对HIV-1 vpr基因的RNA干扰作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樊梅娜;几种RNA沉默抑制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沉默抑制特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侯继业;RNA干扰技术用于流感病毒防治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4 林园园;乙型肝炎病毒RNA上La protein结合位点的缺失对其自身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周芳;家蚕细胞中RISC复合物结合小RNA的分离、鉴定与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黄守均;鸡的小RNA文库构建和非编码RNA的规模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志强;二甲亚砜通过作用于靶标RNA聚合酶提高转录活性[D];武汉大学;2005年

8 苏杨;LMW RNA分离方法改进及与人类胚胎发育相关miRNA的克隆表达[D];暨南大学;2007年

9 丁月芹;五种鼠基因组中4.5S RNA基因拷贝数的鉴定与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中成;枣总RNA提取及mRNA差异显示技术体系的建立[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链特异性RNA测序技术的黄曲霉CA43的转录组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98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