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群落结构变化与添加对鲫鱼生长、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15 13:25

  本文关键词:生物絮团群落结构变化与添加对鲫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年

生物絮团群落结构变化与添加对鲫鱼生长、代谢的影响

邱立疆  

【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以高投料、高换水率为特征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给蛋白原料资源和养殖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水产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仅20%-30%,大规模养殖带来的大量残饵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成本过高。本试验基于污水处理原理,研究了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参数变化以及生物絮团添加对鲫鱼生长、生物学性状,常规体成分,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利用生物絮团技术与研究生物絮团的饲料原料价值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 (1)向草鱼(121.61±14.23g)养殖池中添加碳源(葡萄糖),,维持碳氮比20:1,同时饱食法饲喂粗蛋白为30%的某膨化商品饲料。养殖周期为30天,期间对养殖水质进行监测,所测主要指标为: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溶氧(DO)、总固体悬浮物(TSS, Total Suspended Solids)、碱度(Alkalinity)等,同时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生物絮团第0,5,10,15,20,25和30天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生物絮团从开始培养到第6天内,水体的碱度和硝酸盐呈显著性(P<0.05)上升并在第6天达到峰值;而总固体悬浮物浓度到培养第9天达到峰值,并且在这一时期内呈显著(P<0.05)上升的趋势。整个试验过程中,生物絮团水硝酸盐的变化范围为5.60~(-1)4.90mg.l~(-1),碱度的变化范围为136.68-239.20mg CaCO3.l~(-1),总固体悬浮物浓度变化范围为41-408mg.l~(-1),生物絮团水体中的铵态氮浓度,亚硝酸盐氮、碱度达到峰值后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后逐渐稳定。PCR-DGGE分析表明,获取的20个目的条带所代表的菌群主要隶属于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 proteobacterium)、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及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等6个纲;其中放线菌纲,拟杆菌纲和β-变形菌纲为生物絮团形成过程中主要细菌类群。 (2)研究生物絮团添加对鲫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状况的影响,选取均重为(3.24±0.27g)的鲫鱼(Carassius cuvieri)30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Ⅰ)为对照组,10%(Ⅱ)、15%(Ⅲ)、20%(Ⅳ)四个水平的生物絮团,在室内水族箱中饲养56d。结果显示:Ⅱ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P<0.05)高于其它试验组;脂肪指数,肠指数和脾指数没有显著(P>0.05)差异;Ⅱ组肝指数则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对照组全鱼和肝胰脏粗脂肪显著(P<0.05)高于处理组,各处理组没有显著(P>0.05)差异;Ⅱ组饲料系数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肌肉中粗蛋白随着絮团添加呈显著(P<0.05)上升趋势,且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肝胰脏T-SOD,GST, CAT随絮团添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处理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Ⅱ组MDA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与其它试验组,而Ⅲ,Ⅳ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指标,体成分和抗氧化指标,日粮中添加10%的生物絮团可以促进鲫鱼生长和增强肝脏抗氧化功能,降低饵料系数。 结论:①细菌在达到峰值之前,碱度是细菌增殖的一个条件;放线菌纲,拟杆菌纲和变形菌纲为生物絮团形成过程中主要细菌类群;②适量的生物絮团添加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且添加量在10%左右效果较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965.11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强;李彦芹;曹杰英;苏文清;石小彤;康现江;;生物絮团对中华锯齿米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2年02期

2 杨雄;霍明昕;王淑莹;郭建华;王中玮;彭永臻;张蕾蕾;;碳源类型对污泥沉降性能及丝状菌生长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1年12期

3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4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5 李朝兵;王广军;余德光;谢骏;郁二蒙;李志斐;龚望宝;刘邦辉;;生物絮团对鳙生长、肌肉氨基酸成分及营养评价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6 李爽;李耕;潘玉洲;孔伟丽;王秀华;赵培;黄倢;;生物絮团技术对工厂化养殖海参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J];科学养鱼;2011年11期

7 罗亮;张家松;李卓佳;;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J];水生态学杂志;2011年05期

8 李卫芬;邓斌;陈南南;梁权;周绪霞;;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和肠粘膜抗氧化功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2年01期

9 罗国芝;朱泽闻;潘云峰;鲁璐;谭洪新;;生物絮凝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水产;2010年02期

10 夏耘;郁二蒙;谢骏;余德光;王广军;李志斐;王海英;龚望宝;;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J];水产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先锋;利用农业副产品发酵坚强芽孢杆菌及其用于加强生物絮团培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标;陈志莉;何强;刘鸿霞;田陆梅;吴志超;顾国维;;膨胀与非膨胀状态下MBR的膜通量比较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11期

2 张晓阳;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胡晓娟;文国樑;吴垠;余招龙;;碳菌调控对凡纳滨对虾试验围隔养殖效益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3 李彦;刘利平;赵广学;胡振雄;苏晓明;;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对水质及罗非鱼生长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曹煜成;李卓佳;朱长波;刘少英;胡晓娟;文国樑;;施用芽孢杆菌对滩涂土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数量生长特性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5 任其信;;滤食性鱼类在淡水渔业中的碳汇作用分析[J];当代畜牧;2013年17期

6 赵志刚;徐奇友;罗亮;尹家胜;王常安;;添加碳源对松浦镜鲤养殖池塘鱼体生长及水质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7 鲁璐;罗国芝;谭洪新;孙大川;;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0年06期

8 江兴龙;关瑞章;;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精养殖水体生物膜原位修复低碳养殖技术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0年05期

9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10 江兴龙;;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土池生物膜原位修复低碳养殖技术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朝兵;生物絮团作为鳙饵料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2 唐华钟;序批式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3 李彦;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对水质及生长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4 邹俊良;生物集成系统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肖拉;枯草芽孢杆菌JS01和黄芪多糖对建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茹淑;郑清梅;刘兴隆;郭江山;方展强;李业松;杨业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草鱼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2 朱明军,梁世中;装液量和接种量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年04期

3 李鹏;毕学军;汝少国;;DNA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PCR-DGGE检测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4 王淑芳;;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5 陈琴,黄钧,唐章生,张益峰;南美鲱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评价[J];动物学杂志;2002年01期

6 赵库,陈守本,郑文辉,刘学征;利用混合饲料主养鳙鱼种试验报告[J];水产科学;1992年09期

7 富丽静,王雷,宋文华;复合微生物在高密度主养鲫池塘中的应用[J];水产科学;2002年01期

8 刘慧玲,张红莲,李细钊;光合细菌Ⅰ的分离及其对水体中亚硝酸盐降解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5年06期

9 王志敏;张文香;张卫国;杨永海;刘娟;;在循环养殖系统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去除氨氮和亚硝酸氮的试验[J];水产科学;2006年04期

10 袁成玉;张洪;吴垠;张凌燕;孙业俊;;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培;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萍,石军;重新蓄水后的白洋淀鲫鱼的生物学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熊炎成;如何优化水产养殖模式(五)——鲫鱼主养模式技术要点[J];农村养殖技术;2001年12期

3 ;白汤鲫鱼[J];山东农机化;2010年10期

4 虞嵇舜;鲫鱼的养殖[J];中国水产;1959年05期

5 朱君舜;烹制鲫鱼汤[J];新农业;1985年03期

6 张英培,刘红,楼允东;对一例异常鲫鱼的同功酶和肌蛋白的电泳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9年03期

7 俞豪祥;鲫鱼背鳍棘的观察[J];水产科技情报;1995年05期

8 多杰才让;我省虹鳟鱼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J];青海农技推广;1998年01期

9 ;酥鲫鱼 海带 白菜[J];山东农机化;2000年01期

10 胡宾;鲫鱼夏花一年养成试验[J];内陆水产;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荣;吴端生;朱丰;;实验鲫鱼及其在卫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2 廖小林;程磊;徐鹏;孙效文;陈松林;;二倍体鲫鱼转录组454测序[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晓莉;张世羊;陶玲;李谷;;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异育银鲫生长、机体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大鹏;汤蓉;杨秀平;;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导致鲫鱼出现低血容量和低血压[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沈梦楠;高士祥;程杰;吴若函;;2,2',4,4'-四溴联苯醚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代谢酶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金霏霏;尹颖;郭红岩;杨柳燕;;腐殖酸(HA)作用下纳米氧化锌对鲫鱼的毒性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高士祥;程杰;沈梦楠;;多溴联苯醚在鲫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与转化[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杨攀;吴初新;赵风云;胡成钰;;鲫鱼PKR-like Zα结构域与Z-DNA的结合[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周秋白;郑宇;周莉;桂建芳;;鄱阳湖鲫鱼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吴山功;田静云;李文祥;邹红;杨宝娟;王桂堂;;鲫鱼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来源分析[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龙;[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宇航;[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3 郭芸 葛云芳;[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松陵;[N];四川科技报;2006年

5 胡海;[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吴桂亮;[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7 宁博;[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8 言凤鸣;[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9 王金山;[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薛艳丽;[N];中国海洋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2 周新文;混合重金属离子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中的积累机制与分子毒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孙永学;有机胂添加剂的生态毒性及毒性机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刘林双;水沙分离方法及其对黄河小浪底下游减淤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王文博;环境胁迫、中草药及基因转植对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6 董逸;我国黄、东海典型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7 肖升木;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周萌;鲫鱼的形态、肌电、材料本构实验研究与“数字鱼”数据库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朱小山;几种人工纳米材料的生态毒理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10 金成官;硅酸盐纳米级微球驱除鲫鱼饲料镉及其载铜后抗病原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立疆;生物絮团群落结构变化与添加对鲫鱼生长、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汪明;稀土壳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肌肉品质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3 夏耘;生物絮团对草鱼和鳙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强;不同组合益生菌对鲫鱼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璐;稻田排水中毒死蜱对鲫鱼毒性效应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6 杨维;氨及其与藻毒素对鲫鱼幼鱼的生态毒理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冬冬;氯氰菊酯在鲫鱼组织中的残留分布及对鱼体CAT活性的诱导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范瑾煜;水环境中低浓度草甘膦及制剂对鲫鱼的毒性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李朝兵;生物絮团作为鳙饵料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10 赵先锋;利用农业副产品发酵坚强芽孢杆菌及其用于加强生物絮团培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絮团群落结构变化与添加对鲫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94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