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菜(Eruca sativa)生物量分配与生物气候学研究(英文)

发布时间:2016-07-20 16:13

  本文关键词: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及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论文集》2007年

芝麻菜(Eruca sativa)生物量分配与生物气候学研究(英文)

Yash Pal Yadav  Anil Kumar  J.S.Yadava  

【摘要】:芝麻菜(Eruca sativa)是生长在印度多雨条件下的一种非食用油料作物。通过加大从植株营养体到种子的同化产物分配,可望提高芝麻菜的产率。植株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分配是受植株生长期不同阶段气候所控制的,因此本研究是评估不同芝麻菜基因型在气候和生物量分配参数间的相应表现。本实验在CCS哈亚纳农业大学Bawal地区研究所的冬季进行,处理包括六个新选育的芝麻菜基因型和两个国家对照种。生物量分配比率的结果为:在最初生长期(播种后50天)生物总量增长较低,但从播后50~100天内生物增长提高,此后到成熟阶段又是一个低增长率阶段。然而不同部位(根,叶,茎和夹果)没有同样的增长趋势。播后50天内,生物量大部分分配在叶中(75%),其次是茎,根的生物量最小。其后,尽管叶和茎的生长在延续,但茎的生物积累率超过(37.48-44.26%)叶和根的积累率。在生理成熟期时,基因型DITA-1总生物量积累最多,其次是TC-31和TC-15。两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收获期茎的贡献是25.26-31.60%,夹果为62.51-67.24%。气候学研究表明基因型T-27和BTM-1开花最早,BTM-1和BTM-2基因型的夹果和种子发育完成得最早(128天)。TC-31的株高明显比RTM-314,TC-22和BTM-1高,TC-22和BTM-1一次有效枝数相似但显著多于T-27,TC-15的二次有效枝数显著高于T-27,BTM-2,TC-31和DITA-1,基因型DITA-1、TC-15及TC-31的籽粒产量持平,它们的主枝荚果数和单株荚果数较多,千粒重较大,每果粒数较多,其产量明显比其他基因型的高。基因型TC-31和DITA-1的收获指数比对照RTM-314明显较高,因对照干草产量与种子产量之比较低。由于各基因型的生物量分配,形态与成熟期的不同,它们的收获指数明显不同。结论为:DITA-1的主序荚果数、单株荚果数较多,千粒重较大,生物量分配较好,所以其产量比其他基因型明显较高,在其最终投放到生产之前,该材料还可被进一步的改良。

【作者单位】:
【分类号】:S565.9
【正文快照】:

Introduction Taramira is generally cultivated under various situations in marginal lands where rainfall is very limited or sowing is delayed or cultivation of other crops is not possible. Improvement in grain yield of cereals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in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伟祥;黄增兴;;油松人工林生产结构及其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81年06期

2 胡耀华;王钊;舒宜通;伍业纲;;橡胶树生物量分配及胶园生产率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82年01期

3 闻殿墀,邓琢人,向黄怀;大青杨人工林生产力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4 K.J.McCree;项军;;高粱籽粒产量对呼吸系数个体发育变化的敏感性[J];杂粮作物;1988年06期

5 周长瑞,杜华兵;杨树刺槐混交林与杨树纯林生物量的比较和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1989年04期

6 刘文耀,刘伦辉,和爰军;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及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1年03期

7 廖涵宗,邸道生,张春能;红豆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92年10期

8 左家哺;;云南含笑生物量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2年02期

9 邓玉林;江心;杨冬生;;四川盆地慈竹生物量模型及其在丰产培育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0 袁守城,李彤,张克勤;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繁殖鸟类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静;刘玉洁;朱小祥;;利用SSM/I资料获取积雪参数[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颜佳新;;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刁一娜;李建平;罗德海;;一个新的阻塞指数及其在阻塞气候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4 王汝建;李霞;陈荣华;;白令海晚第四纪高分辨率的古海洋与古气候学记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马韫韬;郭焱;李保国;展志岗;Philippe de Reffye;;基于GreenLab理论的玉米生长虚拟模型:参数提取与模拟[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吴平;李保国;郭焱;张智才;;根系结构生长发育通用模型的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晓静;刘玉洁;朱小祥;郑照军;陈爱军;;利用SSM/I数据遥感积雪参数[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杨军;;大气气溶胶区域降水效应的气候学研究[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齐曼·尤努斯;李阳;杨文英;艾力江;公勤;马娉婷;;水分胁迫对大果沙枣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Yash Pal Yadav;Anil Kumar;J.S.Yadava;;芝麻菜(Eruca sativa)生物量分配与生物气候学研究(英文)[A];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端义宏 黄幸媛;[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记者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孙击翔 曹南燕;[N];湖北日报;2006年

4 廖卉 孙巡;[N];新华日报;2007年

5 潘俊杰;[N];中国气象报;2008年

6 李洁尉 徐海;[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魏文;[N];科学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军;辽东栎林中四种木本植物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2 曹建国;刺五加生活史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谢永宏;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张淑敏;克隆植物绢毛匍匐委陵菜的生态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

5 王非;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生活史型多样性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刘春花;外来种喜旱莲子草的入侵生态学[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天慧;植物表型可塑性及生活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宪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克隆种群生态学及对光环境的适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颖;青藏高原六种一年生植物对UV-B辐射的响应[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刘海东;浑善达克沙地根茎克隆植物对去除枝叶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虎;茶条槭、山荆子、山桃和山梨抗旱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孙晓玉;条叶百合的生物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崔浪军;沙棘杨树混交促进杨树生产力提高的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孟金柳;差异光强条件下叶损失对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盛磊;氮、磷营养供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杜娟;羊草种群对放牧的表型可塑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耿显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3年

8 于秉君;土壤水势对水曲柳幼苗水分、光合和生长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房岩松;山东地区太阳辐射的气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郭志梅;利用地基GPS资料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及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4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74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