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大口鲇病原菌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相关特性及生物防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0 22:21
  大口鲇是中国特有的名贵鱼类,抗病性强,成鱼养殖阶段很少患病。2005年10月,四川成都周边及四川鲶科鱼类养殖场大口鲇成鱼大规模死亡,病鱼体表无明显溃烂,胃肠浆膜水肿充血,肠道甚至糜烂状坏死,肝脏有斑点状坏死,与以往报道不同。从濒死的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菌株TWN3致病性最强。通过形态学观察,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多直杆状,具运动性,无荚膜,周生鞭毛,不产芽孢,结合生理生化测定,确定为变形杆菌(Proteus)。通过设计引物,获得TWN316S rDNA序列,其序列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同源性最高,最高相似性为99.5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WN3与P.vulgaris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其DNA的G+Cmol%测定结果,39.1%,可确定TWN3为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再根据蔗糖、甘油、麦芽糖、D-木糖氧化、水杨苷、七叶灵等生理生化特性,可进一步确定TWN3属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中的P.vulgaris BG3。TWN3株相...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大口鲇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病原菌的分离
        2.4 大口鲇回归感染试验
        2.5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的分离
        3.2 大口鲇回归感染试验
        3.3 病原菌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
    4.讨论
        4.1 关于变形杆菌
        4.2 关于TWN3的致病性
        4.3 关于TWN3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口鲇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病原菌TWN3DNA的G+C含量测定
        2.4 病原菌TWN3的16SrDNA序列测定
        2.5 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TWN3DNA的G+C含量测定结果
        3.2 病原菌TWN3的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
        3.3 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
    4.讨论
        4.1 关于普通变形杆菌和分类研究
        4.2 关于细菌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病原菌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相关特性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TWN3的生长特性测定
        2.4 溶血试验
        2.5 KM小鼠致病和鲫鱼人工感染试验
        2.6 药敏试验
    3.结果分析
        3.1 TWN3的生长特性
        3.2 溶血试验结果
        3.3 KM小鼠的致病性和鲫鱼人工感染结果
        3.4 药敏试验结果
    4.讨论
        4.1 关于普通变形杆TWN3的特性和病理学
        4.2 关于普通变形杆TWN3的感染途径及防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病原菌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生物防治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场所与条件
        2.3 实验仪器
        2.4 蛭弧菌BDTW11菌株的培养及效价测定
        2.5 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对鲫和鲤的感染及鲫感染模型的建立
        2.6 蛭弧菌BDTW11对鲫的安全性试验
        2.7 蛭弧菌BDTW11对病原TWN3裂解力的测定
        2.8 蛭弧菌BDTW11制剂的扩大培养
        2.9 蛭弧菌BDTW11对病原TWN3的防治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蛭弧菌BDTW11株的培养及效价测定结果
        3.2 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对鱼类的感染及鲫感染模型的建立
        3.3 蛭弧菌BDTW11对鲫的安全性试验
        3.4 BDTW11对TWN3裂解的作用
        3.5 蛭弧菌BDTW11制剂的扩大培养结果
        3.6 蛭弧菌BDTW11对病原TWN3的防治结果
    4.讨论
        4.1 关于防治试验中TWN3致病力整体偏低
        4.2 关于TWN3的感染途径与防治
        4.3 关于蛭弧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总结
文献综述:细菌分类学鉴定原则及方法的概述
    1.引言
    2.细菌鉴定的原则及方法
        2.1 细菌鉴定的原则
        2.2 表型鉴定法
        2.3 分子遗传学鉴定法
        2.4 基因芯片
    3.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其他获奖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969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969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