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18 F]BCPP-EF-PET技术的猕猴大脑激活态代谢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4 10:17
  葡萄糖是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静息态下,大脑中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以氧化磷酸化为主,仅约10%的葡萄糖通过有氧糖酵解被分解。在外部生理刺激的作用下,激活脑区的血流量和代谢均发生变化。大脑激活态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普遍发现,有氧糖酵解在大脑激活初期显著增强。而关于氧化磷酸化是否增强则没有一致结论。此外,关于持续脑激活下是否存在有氧糖酵解向氧化磷酸化的代谢途径转换,也尚无定论。线粒体复合物Ⅰ(mitochondrialcomplex Ⅰ,MC-Ⅰ)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发挥催化作用。[18F]BCPP-EF是专门标记MC-Ⅰ活性的新型PET示踪剂,已被应用于检测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的MC-Ⅰ活性变化。本文对激活态猕猴大脑进行[18F]BCPP-EF-PET 成像,并结合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c rate of glucose,rCMRglc)的检测,考察了大脑激活态的葡萄糖代谢方式和[18F]BC...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说明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写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本文研究问题
    1.3 本文贡献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研究背景
    2.1 PET 成像概述
        2.1.1 PET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1.2 PET示踪剂的动力学模型
        2.1.3 PET在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
    2.2 葡萄糖代谢途径
        2.2.1 无氧糖酵解和有氧氧化
        2.2.2 有氧糖酵解
        2.2.3 大脑激活态的葡萄糖代谢方式
    2.3 PET 示踪剂[18F]BCPP-EF
        2.3.1 [18F]BCPP-EF的研发和特点
        2.3.2 [18F]BCPP-EF在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
    2.4 本文研究构思
        2.4.1 目前大脑激活态代谢研究的不足
        2.4.2 [18F]BCPP-EF可用于大脑激活态代谢研究
        2.4.3 本文研究问题和方案
3 大脑激活态的rCBF、rCMRglc和[18F]BCPP-EF响应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构思和假设
    3.2 方法
        3.2.1 实验动物和前期准备工作
        3.2.2 PET示踪剂合成
        3.2.3 实验条件和PET扫描流程
        3.2.4 PET图像重建和预处理
        3.2.5 感兴趣区域选取
        3.2.6 PET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15O]H2O结果
        3.3.2 [18F]FDG结果
        3.3.3 [18F]BCPP-EF结果
    3.4 讨论
        3.4.1 大脑激活态的rCBF响应和rCMRglc响应
        3.4.2 大脑激活态的[18F]BCPP-EF响应
        3.4.3 大脑激活态rCBF响应对[18F]BCPP-EF响应的影响
    3.5 小结
4 持续脑激活下的rCBF、[18F]BCPP-EF响应变化棋式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构思和假设
    4.2 方法
        4.2.1 实验条件和PET扫描流程
        4.2.2 PET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15O]H2O结果
        4.3.2 [18F]BCPP-EF结果
        4.3.3 [18F]BCPP-EF响应与[15O]H2O响应变化模式的比较
    4.4 讨论
        4.4.1 持续脑激活下rCBF响应对[18F]BCPP-EF响应的影响
        4.4.2 MC-1活性在持续脑激活下升高
    4.5 小结
5 持续脑激活下的葡萄糖代谢途径转换
    5.1 引言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目的
        5.1.3 研究构思和假设
    5.2 方法
        5.2.1 实验条件和PET扫描流程
        5.2.2 PET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18F]FDG结果
        5.3.2 [18F]FDG响应在持续脑激活下的变化模式
    5.4 讨论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总结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6.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60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860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