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团头鲂和建鲤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25 04:08

  本文关键词: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农业大学》 2011年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团头鲂和建鲤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乔秋实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团头鲂和建鲤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团头鲂和建鲤的补偿生长及养殖技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及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 试验设计了5种投喂方式分别为:对照组(每天投喂)、S1F1组、S2F2组、S4F4组、S8F8组(其中S:Starvation表示饥饿天数,F:Feeding表示相应的再投喂天数),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 (4.5±0.2)g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进行48天。结果显示S1F1、S2F2组试验鱼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S4F4、S8F8组增重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4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在摄食期间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4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各组全鱼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S2F2、S4F4、S8F8组全鱼粗脂肪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S1F1组全鱼粗脂肪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S4F4、S8F8组肝体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 S1F1、S2F2组的肝体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S2F2、S4F4、S8F8的胴体比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5),S1F1组的胴体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各组鱼肥满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肠道内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淀粉酶、脂肪酶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4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肝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S1F1组肝脏SOD酶活性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 S2F2、S4F4. S8F8组肝脏SOD酶活性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4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肝脏GOT(谷草转氨酶)活性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S1F1、S2F2、S4F4组的GOT活性高于对照组,S8F8组的GOT酶活性低于对照组。试验各组肝脏GPT(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部分研究表明:S1F1组在增重率、体组成、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上均接近甚至高于对照组,而且可以节约劳动成本,值得在生产上试用。 第二部分: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及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 试验设计了10种不同投喂方式分别为:对照组(每天投喂)、S1F2, S1F3, S1F4, S2F4, S2F6. S2F8、S4F8、S4F12、S4F16(其中S表示饥饿天数,F表示相应的再投喂天数),研究了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1.5±0.2g)的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进行60天。结果显示S1F4、S2F8、S4F16三组的增重率与持续投喂的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的6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增重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呈现出:S1F2S1F3 S1F4、S2F4 S2F6 S2F8和S4F8S4F12S4F16的趋势;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摄食期间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全鱼(水分、粗蛋白、粗灰分)、胴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肝脏(水分、粗蛋白)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全鱼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而且呈现出:S1F2 S1F3 S1F4, S2F4 S2F6 S2F8和S4F8S4F12S4F16的趋势,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肝脏粗脂肪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呈现出:S1F2S1F3S1F4、S2F4 S2F6 S2F8和S4F8S4F12S4F16的趋势;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与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肥满度、肝体比呈现出:S1F2S1F3S1F4、S2F4 S2F6 S2F8和S4F8S4F12 S4F16的趋势;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具有:S1F2S1F3S1F4、S2F4 S2F6 S2F8和S4F8S4F12 S4F16的趋势,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淀粉酶虽然也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规律。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肝脏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试验各组肝脏GOT(谷草转氨酶),GPT(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部分研究表明:S1F4、S2F8、S4F16三组的增重率、体组成接近对照组,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接近或高于对照组,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力,降低饲养成本,可以在生产中试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91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英,林浩然,zsu.edu.cn,张为民;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J];动物学报;1999年04期

2 宋昭彬,何学福;鱼类饥饿研究现状[J];动物学杂志;1998年01期

3 钱云霞;饥饿对养殖鲈蛋白酶活力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2年03期

4 刘发央,李玉珠,龙瑞军;牛羊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5年05期

5 姜海波;姜志强;;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牙鲆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姚峰;甄恕其;杨严鸥;;循环饥饿后异育银鲫幼鱼的补偿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淡水渔业;2010年04期

7 段彪,苟旭,刘小林;团头鲂饥饿后恢复生长的初步研究[J];饲料工业;2001年07期

8 张波,谢小军;南方鲇的饥饿代谢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0年05期

9 王岩;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J];海洋与湖沼;2001年03期

10 王志铮;施建军;吕敢堂;申屠琰;陈雪君;;受短期饥饿胁迫下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a mrigola)幼鱼的生长、肌体组分及其内脏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特征[J];海洋与湖沼;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玮玮;;饥饿对大鳞副泥鳅形态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2 张乐;李皎;丁悦秀;郑剑晖;;黄颡鱼个体繁殖力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3 李红敬;;珠江水系黑脊倒刺鱼巴的食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4 李忠炉;卢伙胜;凌文通;谢伊丽;刘波;;南海北部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的鳞片年轮特征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5 王子甲;叶继丹;王琨;孙云章;李富东;凌泽春;;饲料添加剂半胱胺对牙鲆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6 宋玉东;熊丽娜;赵桥弟;邓玉江;王志坚;;嘉陵江下游短体副鳅繁殖群体结构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7 陈剑杰;曹谨玲;罗永巨;;饥饿对胡子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8 金一春;胡萍华;曲学伟;周正峰;崔严慧;尚晓莉;程翠;曲宪成;;两种“吉富”罗非鱼耗氧率、窒息点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9 颜云榕;熊春华;侯刚;卢伙胜;;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鳞片性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10 鲍新国;谢文星;黄道明;朱邦科;;金沙江长鳍吻鮈年龄与生长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仙珍;郑永华;唐洪玉;严玲;;恩诺沙星对湘云鲫组织转氨酶(GPT、GOT)活性的影响[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建军;沈红保;;黄河上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A];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阎茂仓;单乐州;谢起浪;邵鑫斌;;饥饿和补偿生长对鮸幼鱼摄食、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A];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渔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8年

4 高露姣;宋兵;陈立侨;江洪波;陈亚瞿;徐彦明;;饥饿状态下史氏鲟幼鱼的形态和行为变化的初步研究[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单乐州;闫茂仓;吴洪喜;邵鑫斌;谢起浪;;饥饿及恢复投喂对鮸幼鱼生长、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A];2006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常剑波;陈永柏;高勇;朱滨;乔晔;;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侯水生;黄苇;谢明;樊红平;;水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A];动物营养研究进展论文集[C];2004年

8 唐文花;刘华珍;彭克美;陈华;;不同能量水平对樱桃谷鸭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孙红梅;丛波;吕大成;;饥饿对黄颡鱼血液指标的影响[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景辉;半滑舌鳎(Cynolossus semilaevis Gǖnther)对温度和营养胁迫的生长响应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丁森;海水和淡水条件下不同蜕壳时期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理生态学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常杰;对虾和刺参敏感免疫学指标的筛选和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韦柳枝;低溶解氧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颜云榕;北部湾主要鱼类摄食生态及食物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纪炜炜;东海中北部主要游泳动物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7 王联国;人工鱼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8 谢全森;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补偿生长和RNA/DNA比值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光;饲草型全混日粮饲用价值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薛树媛;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娟;磺胺二甲氧嘧啶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毒性及代谢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凯;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生长、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田志福;元江水系越鳠的年龄、生长与种群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田辉伍;怒江两种鲃亚科鱼类的生物学与资源量初步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邓华堂;缺须盆唇鱼的生物学及其资源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杜孝田;元江越鳠的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谌海虎;赣江南昌段光泽黄颡鱼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特性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方巍;黄颡鱼摄食和投喂策略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呼光富;颖鲤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姜峰;过瘤胃产品包被技术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寿文,桂远明,刘焕亮;草鱼、鲤、鲢、鳙和尼罗罗非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初步探讨[J];动物学报;1993年02期

2 沈文英,林浩然,zsu.edu.cn,张为民;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J];动物学报;1999年04期

3 陈素芝,叶卫;我国引进的罗非鱼类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4年03期

4 刘世平;鄱阳湖黄颡鱼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7年04期

5 宋昭彬,何学福;鱼类饥饿研究现状[J];动物学杂志;1998年01期

6 谢小军;孙儒泳;;南方鲇幼鱼鱼体的含能量及化学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7 董云伟,牛翠娟;豆粕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董云伟,牛翠娟,杜丽;饲料蛋白水平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9 李素文,任风玉,张鸿卿,马梅,王文华,王子健;罗非鱼肝细胞作为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陈惠群,杨文鸽;饥饿对鳗鲡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缪锋;肉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淑艳,杨奇慧,周歧存,董晓慧,陈敏玲;南美白对虾幼体和仔虾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5年04期

2 潘鲁青,王克行;中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实验研究[J];水产学报;1997年01期

3 李军;吴天星;;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J];水利渔业;2006年06期

4 余德光;关胜军;谢骏;王广军;;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研究进展[J];水产科技;2009年02期

5 陈进树;;鱼类消化酶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6 刘巧林;谢帝芝;徐丽娟;肖调义;;贝类消化酶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09年09期

7 李佳佳;张成亮;何金星;黄成;唐建清;;全价配合饲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体及成体消化酶的活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8 潘鲁青,王克行;温度对中国对虾幼体生长发育与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1997年03期

9 李二超;陈立侨;蔡永久;顾顺樟;洪美玲;张璐;刘超;;配饵中不同大豆浓缩蛋白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英文)[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敏;张辉;;鱼类消化酶的研究进展[J];渔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岗;饶小珍;陈宁;郭世群;许友勤;;龟足成体的五种消化酶活力[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云龙;田华梅;王群;罗文;;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力及氨基酸组成的研究[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罗奇;区又君;艾丽;李加儿;;水温和pH对条石鲷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郑凯迪;陈桂来;孙彬;王祥川;许丽佳;李云;;早期发育过程胭脂鱼仔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变化[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姚俊杰;赵云龙;;罗氏沼虾胚胎发育中的物质变化与消化酶活力[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杨丽丽;杨筱珍;赵柳兰;范朋;成永旭;;评估两种饵料(冰鲜野杂鱼和配合饲料)对生长阶段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消化酶活力及血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郑玉才;费立松;李峰;牛李丽;张志和;;大熊猫胃肠道中消化酶的活力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姜俊;唐凌;冯琳;刘扬;周小秋;;Trp对幼建鲤肝胰脏和肠道生长发育、消化酶活力和肠道刷状缘相关酶活力及组织中TOR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高顺宾;吴天星;;L-肉碱对生长肥育猪消化酶活力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艳民;赵云龙;;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力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宇光;[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杨超;[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方芳;[N];大众卫生报;2001年

4 阿健;[N];保健时报;2005年

5 汪德娴 孙扬;[N];健康报;2006年

6 薄昭和;[N];保健时报;2003年

7 胡献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 李惠明;[N];大众卫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秀娟;鮸(Miichthys miiuy)早期生长存活过程和消化生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2 孙永欣;黄芪多糖促进刺参免疫力和生长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峰;大黄鱼和半滑舌鳎仔稚鱼人工微颗粒饲料蛋白源选择及其加工工艺相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杨彩梅;半胱胺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谷珉;影响海水鱼虾对植物蛋白利用的抗营养因子和蛋氨酸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李嘉尧;红螯光壳螯虾亲虾脂类营养需求及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奉军;大黄鱼仔稚鱼氨基酸及脂肪酸营养生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裴素蕊;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个体生长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薛素燕;中华原钩虾繁殖发育生物学与生态学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胡毅;凡纳滨对虾饲料配方优化及几种饲料添加剂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立鹏;两种规格马氏珠母贝育珠期的生长、消化酶活力及珍珠囊发育的比较[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2 孙海涛;匙吻鲟消化酶发育、特性、分布及酶谱特点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韩冰;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及其交互作用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稚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王鑫;饥饿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消化系统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陈清华;兴凯湖四种鲌消化酶活力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6 张阳;矿物质对半滑舌鳎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天津农学院;2011年

7 张珊;晶体氨基酸与水解鱼蛋白对半滑舌鳎稚鱼的生长、消化酶活力及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刘金;洞庭湖区黄鳝体内主要寄生虫感染及生理生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文祝友;三角帆蚌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及消化酶特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徐雪松;半胱胺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2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02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