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460MPa高强钢箱形截面轴压柱局部稳定有限元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7 11:37

  本文关键词:460MPa高强钢箱形截面轴压柱局部稳定有限元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 出处:《工程力学》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强度钢材 箱形截面 轴心受压柱 局部稳定 有限元分析 设计方法


【摘要】:为研究460MPa高强度钢材等边箱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局部稳定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该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残余应力和局部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对3组共10个460MPa等边箱形截面轴心受压短柱的局部屈曲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分析计算460MPa高强度钢材等边箱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局部屈曲受力性能。利用该模型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与钢板的宽厚比相比,钢板厚度、钢板长宽比、残余压应力值和局部初始几何缺陷幅值等因素对局部屈曲受力性能的影响都很小。将试验实测值和参数分析的结果与中国、美国和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箱形截面局部稳定设计曲线进行对比,表明现行规范的设计方法不够安全。该文提出的建议设计公式适用于460MPa高强度钢材等边箱形截面轴心受压柱局部屈曲极限应力的设计计算。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sign method for local stability of 460MPa equilateral high strength steel box section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o establish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of local, local buckling of 3 groups of 10 460MPa square box section columns ar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value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analyze the local buckling calculation of 460MPa equilateral high strength steel box section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stress performance. The finite element parametric analyses using the model, and the plate thickness ratio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steel plate, steel plate the ratio of length to width, affect the residual stress value and the local properties of 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 amplitude factors such as stress on local buckling are very small.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nd the results of parametric analysis With Chinese, American and European box section steel structur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local stability design curves are compared and show that the existing design codes not safe enough. This paper proposed design formulas for 460MPa equilateral high strength steel box section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and local design of the curved ultimate stress calcul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05)
【分类号】:TU391
【正文快照】: 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460MPa高强度钢材已经在我国得到应用[1]。针对国产高强度钢材,在抗震设计方面,国内已进行Q460钢材焊缝连接循环加载试验[2]和焊接箱形截面柱滞回性能试验[3],研究Q460钢材用于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在稳定性设计方面,已进行Q420等边角钢和Q460钢材焊接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滋行;;混凝土网梁楼盖技术[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马景含;;钢筋混凝土箱形梁的抗扭计算[J];公路;1993年05期

3 廖志宏;;ANSYS在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09年03期

4 程宏;郑胜民;章亮亮;;改双曲拱截面为箱形截面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29期

5 刘海宽;王新忠;李传习;;桥梁箱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柱对称配筋计算[J];公路与汽运;2011年01期

6 刘玉鹏;;梁式桥箱形横截面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7 张铮;;箱形截面铝合金压弯构件截面影响系数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陈绍蕃;;焊接薄壁箱形截面轴心压杆的承载力计算[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9年06期

9 陈文渊,王文宇,刘松华;基于局部稳定规定的箱形截面柱的最优设计[J];建筑结构;2005年06期

10 段树鑫;;焊接箱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设计的控比算法[J];建筑结构;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海英;石雪飞;;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横向应力分布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葛耀君;张国泉;;箱梁梁肋的荷载横向分布和模型试验研究[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周玉生;葛耀君;黄士柏;;连续箱梁的空间受力分析[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赵壁荣;邓开国;;四川省体育馆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拱体设计[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5 吕建鸣;陈云海;陈可;;新桥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主应力计算[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张希黔;张爱莉;曹永红;;高速列车振动作用下复杂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及耐久性研究与应用[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7 吴春生;孙祖龙;;箱形截面圆环曲梁内力计算[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海龙;;斜腿刚构桥简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9 倪元增;;多室薄壁箱形曲梁弹性畸变控制微分方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周观根;金卫明;;箱形截面钢管空腹桁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谭琼辉 通讯员 熊德志;携手克难筑坦途[N];恩施日报;2008年

2 吴爱华;全焊钢结构桥梁叠合拱钢梁通过鉴定[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费龙光;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跨北京二环路钢桁梁桥到位[N];人民铁道;2007年

4 倪宝光 王瑜琨 邓书恒;张石高速跨铁路桥成功安装转体球铰[N];石家庄日报;2006年

5 记者 钱厚琦;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举办[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李晓明 许乃见;雁荡山特大桥叠合拱主拱合龙[N];科技日报;2009年

7 刘树屯;“鸟巢”极大提升钢结构施工技术水平[N];建筑时报;2007年

8 李仁革邋阚丽君;昆明新机场航站楼钢构工艺新颖[N];建筑时报;2008年

9 伟利;科研和设计可以有效结合[N];中华建筑报;2011年

10 佚名;为轻钢住宅“强筋壮体”[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骆华勋;钢筋均匀分布的混凝土构件破坏面统一模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付波;板件延性系数和面向抗震设计的钢截面分类[D];浙江大学;2014年

3 孙海涛;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张铮;铝合金结构压弯构件稳定承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班慧勇;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黄弘读;采用虚拟层合单元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D];浙江大学;2001年

7 吴高峰;大跨度箱形梁结构剪力滞效应及非线性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8 林丽霞;钢筋混凝土箱梁非线性分析及剪滞、剪切效应的有限段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磊;薄壁箱形截面桥梁弯扭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鹏;上承式拱桥混凝土箱形截面主拱圈温度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黄东;曲线钢箱梁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战红;旋挖钻机立柱的有限元分析及可靠性探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5 高云;混凝土箱梁截面协调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乔柏平;磁浮单跨轨道梁温度变形及对振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继涛;箱形柱与工字梁连接节点翘曲位移传递的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8 林小忠;焊接薄壁箱形截面轴压柱整体屈曲与局部屈曲相关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一波;大跨PC箱梁裂缝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孙殿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力学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2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392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