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某市人居环境系统及经济体系协调发展概述

发布时间:2015-12-11 11:36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截至到 2013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 54%。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在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的过程中,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全新阶段,人们的起居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随着人们甚或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导致大量的问题,如人口激增、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在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开始渴望享有优质的人居环境。发展与治理城市开始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最根本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实现和推进,便出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的现象,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显示,截止 2013 年末,就全国的水资源总量来说,2.75 万亿立方米是个不小的数据,在世界排名中也是排在了第六位,但是从人均水资源的量上来说仅仅才 2400 立方米,这样来看的话,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的话还不到四分之一,从人均水平来评比的话在世界排名到 110 位了,这俨然已经成了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2010 年,中国民用汽车总计 7801.83 万量,到 2013 年已经拥有 1.37亿辆,增加将近 76 个百分点,如此规模的增长速度,导致汽车尾气急剧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不断增加的城市雾霾现象。雾霾现象的不断出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围棋的排放量是越来越大。
………


1.2 研究意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前提和保障,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百姓居民的身心健康,快乐与否。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人口经济资源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城市规模的扩张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比如交通堵塞的问题,资源的匮乏问题,城市无法容纳不断增加的人口,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西安作为西部规模较大城市,同时又是西部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研究显示研究西安的人居环境的现状,对于提出改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俩者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快速扩张,使得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人口数量排在世界第一位,人居环境更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全世界的人们的居住环境场所中,有大概接近十亿人左右有住房困难,他们或者是住房短缺或者是居住条件非常的恶劣,其中至少还存在着一亿人没有长久固定的居住场所,这些人连居住条件都无法满足,更谈不上居住条件的改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多数城市以资源的粗放开采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对人居环境的关注较少,有些城市甚至以牺牲区域的资源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短暂的经济发展。只有少数地区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但这些地区普遍发展较为迟缓,跟不上节奏,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也相对落后。总体来说,中国的人居环境条件比较差,人居环境讯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未来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是对整个未来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我们应该从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找到核心,即: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研究,这两方面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的重点。
…….


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人居环境相关的理论
我们居住的内外环境就是人居环境,它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地表空间。希腊学者道萨亚迪斯在《人类聚居学》中就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一概念。根据现在的理解,“聚居”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聚居地”的意思。1993 年,吴良镛,林志群等先生首次提出“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概念。吴良镛先生在结合中国目前实际国情基础上,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综合考虑了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覆盖范围从城市到乡村,因此可以说这个框架不单纯是建筑或城市问题,而是包含与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综合因素。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融合了多个学科的门类,在人类居住学、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成果之上,逐步的深入研究,与此同时,融合了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以及景观学。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与人类不断进行接触的自然环境和摸不着的文化、娱乐等软环境对人居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综合以上的描述,人居环境就是我们活动的各种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娱乐活动、生活工作、居住休闲等。著名的建筑师吴良镛院士提出,与研究某一侧面的的学科,如城市规划、景观学科不同,人居环境研究的对象是人们居住相关的种种因素,在这门学科中着重强调了一个中心,同时以这个中心来不断扩散的学科。综上所述,人居环境科学具有复杂的多学科融合的特性,正因如此,显示出人居研究的魅力。人居环境的研究并不是局限于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它是以建筑科学为依托,同时涉及到城市规划、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与人类细细相关的多个方面,在不断交叉与融合的研究现状下,人居环境的学科显示出具有多重且边缘的学科特点。
……..


2.2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从上个世纪开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提出来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在上个世纪末,联合国召开了一次以“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为主体的大会,从联合国的这次会议中可以看出人们逐渐的注重生存环境的保护。在这次会议中,我国发表了一篇《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了“15 年行动计划”,这个文件也成为了中国提高人居环境的跨世纪纲领。从这次大会开始,可持续概念的发展和运用在各个国家得到普及,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延伸。在我国,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一切的代价,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这些后果实际上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可持续发展着重两个特点: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要只注重经济发展而盲目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协调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以环境的承载力作为基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来看,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特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将两个特点不断结合,才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与协调性。
……….


第三章 西安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现状分析.......15
3.1 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15
3.1.1 经济综合实力 ....... 15
3.1.2 社会发展现状概括 .... 16
3.2 西安市人居环境发展概况 ........ 18
第四章西安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0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 ...... 20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0
4.1.2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 21
4.2 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 23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23
4.3 协调发展度模型.... 24
4.4 协调度等级划分及其标准 ........ 25
4.5 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25
4.6 两系统协调度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29
第五章 促进西安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31
5.1 坚持“以人文本”,传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 31
5.2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城市环境 ..... 31
5.3 加强新区建设,调节城市人口密度 ....... 32
5.4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32
5.5 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特色...... 33


第五章 促进西安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坚持“以人文本”,传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西安城市的总体布局中,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其都应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住宅小区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这个主题,仅仅围绕健康舒适,方便出行的的建筑设计来满足人的需求。在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的过程中,要把交通出行便利程度,休闲娱乐场所的选址等以人为核心的要素考虑在内,让更多的市民体会到人居城市的不断改善带来的方便。与此同时,要学会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城市人们居住环境建设的宣传。各个宣传部门应该充分的应用多种宣传工具,通过多层次的宣传工作让大家充分的意识到城市人们居住环境的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大发展,同时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把市民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倡导人们学习人们居住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多方位的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氛围。

某市人居环境系统及经济体系协调发展概述


……..


结论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西安携带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和人文风景景观。它不仅仅是一个有着特殊的价值意义的古城,而且还是古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代表。西安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必须把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特色结合到现代化建设中。比如说意大利的罗马城市给去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主要归功于古老的罗马文明。要想吸引大量的人才在这里定居下来,要想给到这里参观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所以说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必须要以协调发展作为指导,合理的对历史文化进行开发整合,依据“大西安”的总体框架,对古老的文明城市进行规划设计,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地带,大大强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的提高西安在世界的知名度。要着重突出传统的空间格局,对历史文化古迹做好保护工作,向世人展现西安的古都特色,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极具历史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9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