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6-11-11 19:47

  本文关键词: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

本和结盟收益,右上方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B集团的结盟成本和结盟收益。IA和IB分别代表A集团和B集团的成本-收益曲线。通常情况下,谈判付出的代价越大,所能得到的收益就越少,所以IA和IB分别凸向左下方和右上方的原点。IA和IB相切的点为均衡点,意味着两个集团通过谈判所达成的全球经济治理协议。将两个集团所有成本-收益曲线相切的点连接起来,可以得到谈判的契约曲线OAOB。假设代理组织中的谈判成本和收益在总体上是一定的,也就是有:

CA+CB=C

RA+RB=R(1)(2)因此,谈判的总成本和总收益是在两个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政治文化理念相近、利益格局一致,而且集团内的国家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内部的团结,在全球经济治理的代理组织中也拥有较强的谈判实力,从而能够以较低的谈判成本获得较高的谈判收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恰好相反,由于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差异巨大、国家数量众多、政治文化理念和利益诉求更趋多元化,而且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所以,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B集团有着较高的内部协调成本,在代理组织中的谈判地位也较低。此时,虽然B集团付出了较高的谈判成本,但是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

CBOB

RARB

IA

IB

OACA

图3:全球经济治理的埃奇渥斯盒状图

由于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A集团在代理组织内部所拥有的谈判地位要远远高于B集团,因此,IA和IB的切点实际上只会出现在埃奇渥斯盒状图的左下角。此时,发达国家能够通过付出较小的谈判成本而获得较大的收益,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得不通过相对更高的谈判成本来获得较小的收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与谈判地位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源。

(三)代理组织的转型与重构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载体,代理组织的转型与重构能否顺利推进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变革的成功与否。因此,代理组织的转型无疑是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环节。根据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代理组织的转型与重构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04

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第一,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代理组织从金字塔模式向扁平化模式转变,从而增强代理组织的代表性和合法性。这就要求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代理组织中的份额,使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投票权和话语权,从而打破发达国家在代理组织中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局面。仍以IMF为例,在该组织尚未得到落实的改革计划中,超过6%的份额将从代表性过高的成员国转移到代表性不足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份额也会从当前的3.996%上升至6.390%④。虽然美国在该组织中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状况仍未得到扭转,但是,该计划的推进落实仍然会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组织中的地位。这将会改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促使全球经济治理的均衡点由埃奇渥斯盒状图的左下方向中间位置移动,从而破除现有治理框架的局限性。

第二,促进静态化的代理组织结构向动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代理组织对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性。目前,全球经济治理中各种类型的代理组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僵化问题,每个国家在其中的地位基本上是不会发生变动的。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每个国家相对的经济实力是会有所改变的,这也会影响到全球经济治理的格局。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各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调整每个国家在代理组织中的投票权,将会导致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出现失衡。因此,设定合理的份额计算公式,定期对各国在代理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进行调整,将会有助于提升代理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适应能力。

第三,优化各代理组织的运作流程和协调机制,提升代理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执行力。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组织,如IMF、WTO和世界银行等,都存在着议程繁冗、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很多问题长时间难以得到解决,而所采取的措施也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性。对此,有必要对各代理组织的议事规则进行改革,精简运作流程,提高代理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运作效率和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危机进行快速识别和应对,从而确保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四,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之外组建新的代理组织。现有的代理组织并不能完全满足全球经济治理的需求,所涵盖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贸易和货币金融领域。对此,可以根据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成立新的全球性代理组织来开展全球经济治理。比如,可以成立专门的世界投资组织来消除各国的投资壁垒,促进资本和要素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充分发挥投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设立产业发展协调组织,致力于协调各国的产业发展规划,以通过互补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避免因为产业结构高度相似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以及出现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

除此之外,在重构全球经济治理的代理组织时,还应当重视跨国公司这一代理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增强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市场机制。可以依托跨国公司的力量,将全球资源和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有机组合起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完善的全球分工体系,为全球经济治理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105

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四、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基础设置:外部治理的重构

全球经济治理的基础设置有赖于南北对话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合作共赢机制的建设,这也是构建良好外部治理环境的基础。同时,这四个机制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如图4所示,合作共赢机制的建设离不开南北对话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深化南北对话的成果;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有赖于信息披露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

图4:

全球经济治理的基础设置

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已经初步具备了上述机制,但是渠道不通畅、运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反映出了基础设置建设的局限性。在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合作共赢机制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发达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南北对话机制没有给予发展中国家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而且南北对话的渠道和平台也很少,导致南北冲突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发展中国家无法从南北对话中得到实惠;风险防范机制非常脆弱,没有能够对潜在的经济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也没有构建起全球经济发展的防火墙制度,缺少应对危机的途径和措施,这些因素决定了该机制难以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停滞不前,各主要经济体对于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途径、统计口径等存在较大的分歧,使得信息披露的进展极为缓慢,这又进一步阻碍了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增强了全球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因此,加强对全球经济治理基础设置的建设、改善外部治理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意味着必须对基础设置中的四个机制进行调整和修正,使其适应新的治理环境,具体包括:第一,合作共赢机制不能只关注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而是需要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即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在合作共赢的机制下,通过深化发展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关系、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经贸合作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从而巩固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和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第二,南北对话机制必须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展开,这就要求改变当前南北对话格局中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单一格局。发展中国家需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的规则制定环节,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不匹配的问题。南北对话机制的完善有助于解决南北冲突和全球经济发展失衡106

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的问题,增强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第三,风险防范机制需要落到实处,提高防范机制的可行性。这就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各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构建防火墙制度,提升对经济危机的预判、预警能力以及阻断风险蔓延的能力,从而增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第四,信息披露机制应该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披露制度,增强数据的透明度,从而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也是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五、结论

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合作共赢。但是,由于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框架表现出了金字塔式的治理结构和控制权高度集中等特征,导致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目标一直难以实现。近年来,南北格局的变化、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性经济失衡等都凸显了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由于全球经济治理是通过代理组织来实现的,因此,全球经济治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其代理组织的变革。代理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博弈到集体博弈的变化,主要包括了全球性组织、区域性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三种类型。由于利益集团间的实力对比悬殊,代理组织并未能客观反映出全球经济治理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存在着局限之处。对此,可以通过推动代理组织由金字塔模式向扁平化模式转变、静态结构向动态化发展、优化运作流程和协调机制、建立新的代理组织等方式,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中代理组织的转型与重构。此外,还需要加强南北对话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合作共赢机制等基础设置的建设,为全球经济治理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开始进入了缓慢的调整转型期。对于中国而言,这将会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性机遇。为此,中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协商与合作,争取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时能够联合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并且统一立场,从而改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弱势地位;第二,积极推动IMF等全球性组织的结构调整,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审慎适度增加在这些国际组织中的出资额,从而提高在规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话语权;第三,通过WTO等渠道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争取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达成消除贸易壁垒、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第四,在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之外,中国可以主导成立一些区域性的合作组织,比如中非贸易论坛、金砖五国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都是较好的范例,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五,推动人民币作为区域性结算货币的进程,使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结算货币之一,从而降低人民币汇率大幅度波动的风险,增强外贸的稳定性;第六,鼓励本土企业和资本“走出去”,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治理,并且通过政府层面的合作与市场机制的调节,为这些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

(傅瑜电子邮箱:fuyu_tina@163.com)

107

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IMF数据库。此外,虽然IMF已在2010年推出了份额改革方案,但是由于美国的延阻,该方案至今尚未得到落实。因此,本文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是改革之前各国出资份额的数据。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网站。

③“南北冲突”的实质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④数据来源于IMF网站。

参考文献:

陈文玲,颜少君.2012.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3).

洪邮生,方晴.2012.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G20与大国的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3).

黄薇.2012.全球经济治理之全球经济再平衡[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李杰豪,张心雨.2011.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3).庞中英.2011.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教训[J].国际观察,(2).

曲博.2010.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J].外交评论,(6).

徐秀军.2012.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10).

周宇.2011.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11).

BirdsallN.,andF.Fukuyama.2011.ThePost-WashingtonConsensus[J].ForeignAffairs,90(2):45-53.

DunawayS.2009.GlobalImbalancesandtheFinancialCrisis[J].CouncilSpecialReportNo.44.

MorckR.,WolfenzonD.,andB.Yeung.2005.CorporateGovernance,EconomicEntrenchmentandGrowth[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14(9):655-720.

TransformationandReconstructionofGlobalEconomicGovernanceFramework

FUYu1,YANGYong-cong2

(1.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006;2.JinanUniversity,

Guangzhou510632,China)

Abstract:Becauseoftheriseofemergingeconomies,theoutbreakofthefinancialcrisis,globaleconomicimbalancesandotherfactors,theglobaleconomicgovernanceframeworkneedstomakeadjustmentandtransition.Intheprocessoftransition,agencyorganizationsshouldbeadjustedandreconstructedasmajorfactors.Meanwhile,thereisaneedtostrengthentheNorth-Southdialoguemechanism,informationdisclosuremechanism,riskpreventionmechanismandwin-wincooperationmechanism.Theconstructionofinfrastructurecancreateabetterenvironmentforglobaleconomicgovernance.Infact,thetransformationofglobaleconomicgovernanceframeworkisanopportunityforChinawhichcanenhanceitsstatusandrightofspeechinthesystemofglobaleconomicgovernancebystrengtheningSouth-Southcooperation,leadingtheestablishmentofregionalcooperationorganizations,andpromotingtheregionalizationandinternationalizationprocessofRMB.

Keywords:globaleconomicgovernance;transmission;governancesystem

(责任编校

108罗远航)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出国留学、教学研究、经管营销、农林牧渔、求职职场、表格模板、人文社科以及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_傅瑜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1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