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乡村优先发展背景下城乡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4-04-18 04:2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乡村进入优先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认知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的城乡要素配置规律与保障途径,对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要素-结构-功能"的发展逻辑,解析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城乡关系与要素优先保障的科学内涵,梳理中国城乡关系与要素流动的演变特征,进而从要素整合、空间融合和机制协同3个层面构建乡村要素优先保障的调控框架。结果表明:乡村优先发展是立足乡村要素、优化乡村结构、实现乡村功能的演变过程;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城市优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乡村要素配置总体上呈现可流动要素类型少、要素流出难、要素流入难、要素留下更难的"一少三难"状态;在当前阶段,亟需通过扩大乡村可流动要素类型、增强要素流动权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及疏解乡村流入城市的要素存量、扩大要素流入乡村的渠道和扩展城乡"灰色空间"等多种途径,以实现"乡村富余要素流得出、城市要素流得进、稀缺要素留得下"的乡村要素优先配置目标,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图1城乡地域系统与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机制

图1城乡地域系统与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机制

在城乡关系理论指引下,早期的乡村发展以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为指导,由于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核心地区的受益以牺牲外围作为代价,城乡联系作为全球权利链条的一环使得乡村停留在贫困和欠发达的状态[18]。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命运共同体[19],是空间镶嵌、结构互补、功能耦合、相互作....


图2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的要素优先配置目标

图2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的要素优先配置目标

从“以农促工、以乡促城”,到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中国城乡关系同样经历了城市优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1)从1949年至20世纪初,中国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其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


图4“乡村优先保障”要素配置机制分析框架

图4“乡村优先保障”要素配置机制分析框架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乡关系演变与乡村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31],“二元性秩序”萌生出“共同(融合)发展”的内生性诉求[32],乡村发展亟需通过外部介入与调控。乡村地域系统是在特定乡村范围内,由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文化习俗等广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


图31949年以来乡村流入城市的要素规模

图31949年以来乡村流入城市的要素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3.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83137万人,增长了14倍;城市面积从1981年的7438.0km2扩张到2017年的56225.4km2,增长了近7倍;通过财政、金融机构以及工农产品剪刀差等渠道,仅1978—2012年农村资....



本文编号:3957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957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