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对股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13:28

  本文关键词: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对股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2年

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对股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析

陈琛  

【摘要】: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真正发展起来虽然是近十多年来的事,但是由于中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壮大,使得证券分析师行业快速、蓬勃的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国股市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历来备受投资者与监管部门的关注。那么,应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产生的证券分析师自然就应当承担起降低股市信息不对称的责任。 证券分析师通过搜集上市公司信息、行业信息、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等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后给出“买入”、“卖出”等投资评级,从而扩充股市信息容量,期望降低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但是,中国证券分析师的股票评级是否起到了这一作用,如果有作用,是否所有的评级都能够降低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到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威信和发展,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这也正是本文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究的初衷。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假设:(1)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上调后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评级下调后信息不对称程度上升;(2)评级变动前评级水平不同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不同;(3)评级变动跨越的级数越多,信息不对称变化幅度越大。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国泰安数据库中提供的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变动数据以及盈利预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计算出样本中每一次评级变动所对应的各分析师盈利预测分歧度,作为信息不对称的衡量指标,接着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上述三个假设进行了检验,并通过截面回归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上调后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而下调后信息不对称程度上升;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上调(下调)前评级水平越低,评级上调(下调)后信息不对称下降(上升)幅度越大;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变动级数不同,对股市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不大。总体来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有利信息的挖掘起到了降低股市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但是对不利信息的披露仍不够及时、有效,没能起到抑制信息不对称恶化的作用;而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中国股市投资者受代表性偏差的影响更大,即中国股市投资者对于同股票以往表现迥异的评级信息更加敏感。 此外,本文还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变动主要为1级,较为谨慎和保守,且降级时很少给出“减持”和“卖出”评级,有失客观性。本文在最后,针对中国证券分析师披露不利信息的能力不足问题和投资者投资代表性偏差的问题,对证券分析师行业、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冬;王春峰;岳慧煜;;中国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沈冰;;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探讨[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 于静;陈工孟;孙彬;;最佳证券分析师能战胜市场吗[J];财经科学;2008年05期

4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5 李丹蒙;;公司透明度与分析师预测活动[J];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6 安杰;蒋艳霞;;基于消息反应曲线的股市波动不对称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9期

7 屈文洲,吴世农;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8 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证券分析师预测[J];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9 白晓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对分析师预测的多重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10 吴东辉;薛祖云;;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价值:来自深沪A股市场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义飞;分析师跟踪、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金川;郇文娟;魏佳琪;;我国证券市场的短期流动性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韩冬;王春峰;岳慧煜;;流动性的“周内效应”和“日内效应”——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实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宋玉涛;刘善存;;非知情交易者策略性交易及均衡特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刘向丽;;中国期货市场高频统计特征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信玉红,董保起,曹勇;基于交易与价格的证券流动性衡量方法的探析[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6 王宏昌;干胜道;;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7 彭景滔;吴薇;;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基于香港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8 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4期

9 周开国;何兴强;柴俊;;股票交易活跃性、流动性与基于信息的交易——对H股的微观结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10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淳;朱世武;何济舟;;金融市场波动择时策略的经济价值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玉涛;陈运森;白晓宇;;业绩预告、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与分析师预测[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洪剑峭;张晓斐;苏超;;上市公司业绩变动与分析师预测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洪剑峭;张新;;基金净值排名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旭东;王雪;;税收规避提高了公司价值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曹迎春;邱菀华;刘善存;;基于ACD模型的中国股市日内流动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明日;刘善存;;限价指令交易策略的收益水平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翰林;吕冬洁;;融资融券价格发现机制的结构及其市场意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9 韦德洪;文静;;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郭琳;;上市公司信息环境与证券市场信息效率[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营;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永伟;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启帆;全流通导向下A股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异常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赵红强;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铭;产业资本非控制股权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徐颖文;机构投资行为及其对证券市场安全影响[D];湖南大学;2009年

9 王锋;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久期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黄长胤;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层级扩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朝权;中国股权溢价之谜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熊文娟;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关系的实证检验[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同柱;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于永军;数据挖掘在证券投资成本分析中的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三平;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能力影响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7 穆文君;关于做市商制度对中国外汇市场影响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胡志坚;中国证券市场推出卖空机制对市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9 马琳;股票市场流动性与预期收益[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柯丽萍;我国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恒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原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刘庆印,刘中文;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16期

3 王宇熹;肖峻;;论上市公司的分析师沟通战略[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4 唐俊,宋逢明;证券咨询机构选股建议的预测能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4期

6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7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8 公言磊;;公司因素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特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9 连玉君;程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10 石桂峰;苏力勇;齐伟山;;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精确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煜辉;中国股票市场的惯性效应、反向效应与信息反应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冯玉梅;基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刘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徐跃;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米建华;基于信息披露的股票市场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炜阳;证券公司声誉与推荐股票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朱毅;中国证券市场中分析师推荐股票的盈利能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小康;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信息含量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于春环;利益冲突对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准确性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薛璠璠;中国证券分析师跟进行为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吕斌;我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异常现金流信息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慧勤;正确解读“价值投资”——读格雷厄姆《证券分析》有感[J];股市动态分析;2004年12期

2 姜晓春,楼燕;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在证券分析中的运用[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9年10期

3 曾昭逸;;格雷厄姆教给巴菲特什么[J];首席财务官;2008年07期

4 单丽,裘孝锋;谈实物期权及其在证券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5年35期

5 伊网;市场“宠爱”13类人才[J];企业导报;2001年07期

6 陈峰;;证券行业信息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0年01期

7 李勇,肖智,曹国华;数据挖掘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罗建成,吴敏;基于小波变换的证券分析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10期

9 金涛;;我国2005年中期以来的牛市行情对几种证券分析理论的自然检验[J];社会科学家;2007年S1期

10 李建新,胡刚;风险厌恶型的证券投资数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晨;;刍议我国现阶段信息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考[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2 汪定伟;;前言[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怀高;李伯德;;股票价格-盈利随机模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沪;[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记者 黄婷;[N];证券时报;2005年

3 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室 魏兆兵;[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江磊;[N];期货日报;2005年

5 陈理;[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邓大洪 皮海洲;[N];中国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何其琛 通讯员 马海松;[N];中国商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聂春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王石;[N];期货日报;2004年

10 ;[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弘林;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蒋国云;上市公司估值模型的创新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芳芳;论证券分析师的民事责任[D];安徽大学;2014年

2 顾忠伟;灰色挖掘及其在证券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聂亚可;序列挖掘及其在证券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1年

4 李攀峰;灰色模型及其组合模型在证券分析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史艳新;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陈云龙;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据挖掘[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柯蓉;关于统计方法应用于证券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8 唐文生;证券分析中的模糊语言[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勇;证券分析系统的局部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海鸥;价值倍数法的提出及其在证券价值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对股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14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