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浅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12 17:17

 摘要: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如战略方向不清晰、核心技术缺失及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并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等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发展战略
  
  一、 前言
  
  本文将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1. 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07年l1月1日,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年2月17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6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10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除了政策指导,我国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我国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第一次是在奥运会期间。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共投入了自主研发的600余辆新能源汽车(郑明桥,2009)。另一次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市与科技部合作开展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1017辆各类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
  除了奥运会和世博会两大盛会之外,近年举办的盛会如全国两会、中博会、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等都有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这些由政府推动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广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提供给新能源汽车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推广宣传及自我提升的机遇。
  2. 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
  在众多汽车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车企是比亚迪。由于拥有国际上领先的电池技术,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动力电池,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做到了低成本、高容量、高安全等要求,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22项专利。2008年12月15日,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上市,这标志着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的成功。比亚迪的这款电动汽车,搭载了先进的DM双模系统,可以使车辆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在纯电动的模式下,F3DM双模电动车实现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续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小时,一次充满油和电,总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比亚迪的成功说明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
  
  三、 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向市场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难题。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事关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也是决定我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中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涉及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期目标和任务。然而,这些政策都没有足够的战略高度,缺少一个整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发展重点,没有发展路线,“遍撒胡椒面儿”,这样势必会分散有限资源,让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找不到方向。
  此外,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也需要完善。目前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和安全方面做了基本的规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电池的寿命应该如何考核评定,是推广该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集体的鼓励政策,企业投入资金研发新能源技术会缺乏具体的指导而无法适从(潘建亮,2010)。
  (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别领域,比如锂电池开发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转贴于



本文编号: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