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

发布时间:2020-03-20 09:42
【摘要】: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死亡、自杀、自毁、自弃、绝望、迷茫、沮丧、抑郁…消极情愫肆意地啃噬生命,个体出现存在与精神危机,个体希望之绝、希望无望。生命现实与理想,实有与空无之间失去相关性,生命内在绵延断裂与外在流动停滞,个体生命“乌托邦”的世界消逝,生命陷入“当下瞬间黑暗”之中,致使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中断与生长困境。个体'此在'由'尚在'决定,个体生命本质在'未来'中开显,而不是'回忆';个体生命成长不是过去的'回望',而是未来的'希望'。个体的成长是建构希望的艺术,个体生命应学会建构完美、理想的影象,即生命前方美好的“缺席者”或称为“虚位”。当生命在阴暗、荒原、苦难、绝望的境域时,运用想象功能,邀请希望影象的参与,开启生命与影象的对话,唤醒个体内在的生命的活力,激发生命的潜能,找寻到通往光明与希望的路途。希望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美好影象,是一个美好的'缺位者'。它作为一个意向'他者'的自身,缘起于现实自身此在,是超越现实此在的“尚在”,是促成生命内在的绵延与外在的流动的成长机制。希望是生命的'乌托邦'的新界,也是教育的空间与地界。希望在'实在'与'尚在'的边缘,在'此在'与'彼在'的边界,在'现在'与'未来'的节点。个体在实在与欲为的边缘位置,以一种敞开的生命姿态,邀请一个更优秀'我'的参与,建构希望图影,开启新的'生命图式',催化生命'未来图式'改造。教育应以'乌托邦'的姿态和'尚在'之希望来打开生命,唤醒生命结构中那个尽善尽美的自我,通过现实之我与理想、完美、欲为的'影象'展开对话与潜对话,激发生命的势能与潜能,推动生命的发展与向前,为苦难的生命与绝望旋涡中的个体,带去超越的生命力量。教育应是建构个体希望、分享希望、共享希望的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唤醒个体希望影象,植入希望的信念,学会希望,学会希望的生活知识。个体教育实质从希望的角度来论,就是缩小现实'本我之象'与'理想之象'的距离。教育应践行有希望空间的教育或蕴藏希望的教育,在教育中展开艺术的教育、影象的教育、死的教化,从而引领生命朝向未来,建构“乌托邦”的美好世界,恢复生命成长的内在连续性,促成生命内在时间的绵延与外在空间的流动,使生命诗意的栖居。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小涛;;希望理论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年27期

2 戴雯;;希望理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王林;陈爱民;;希望理论与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整合应用[J];护理学报;2014年04期

4 杨云竹;秦开聪;;在班集体中运用希望教育的观念[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年06期

5 刘孟超;黄希庭;;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6 刘明俊;;基于希望教育的中职问题学生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29期

7 董震;张仲秋;;期望:希望论题的形而上学误读——对于古希腊哲学希望传统的理论反思[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张晓娜;;希望理论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高军;;“希望教育”促进“问题学生”转化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10 曾玲娟;;无畏的希望——希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玉翔;儿童希望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何露;大学生希望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曹荣英;全球化·身体·乌托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传辉;大学生希望与自尊、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秀珍;“希望教育”的师生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索雪原;初中生希望与自信关系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91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591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