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3:05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10年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

宋辅英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几年随着“双高”、“普九”工作的开展,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资源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大量农村优秀教师为摆脱艰苦的农村环境,纷纷向城镇学校流动,呈现出典型的“村里的教师往镇上走,镇上的教师往县里走,县里的教师往市里走,市里的教师往东南走”特点,这样的流动无疑使原本处于弱势的农村学校雪上加霜。长期形成的城乡环境差距是无法短时间内拉平的,要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需从抑制教师单向、上位的不合理流动着手,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引导优秀教师合理流动,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缩短城乡学校教师资源的差距。 本文以如何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从分析目前教师流动不合理的原因出发,通过对比国内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案例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我国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出有意的政策建议。文章按以下思路展开。 第一部分从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角度展开,论述了实现教师合理流动的现实意义,并对县域、教师流动机制等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论述了教师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教育公平理论为教师合理流动提供价值导向;人才流动理论充分说明教师合理流动对教师和学校都有积极地作用;人力资源和人才流动理论为教师流动的特点提供了解释的依据,为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部分阐述了当前教师合理流动的现状并分析了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四部分总结了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的实践案例和国外一些国家实施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经验,以期了解国内教师合理流动在实践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借鉴国外有效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成功经验。 第五部分为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首先从思想上树立通过教师合理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其次要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为教师合理流动创造平台;再次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为教师的合理流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为保证教师合理流动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522.3;G5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问题的提出8-11
  • 1.1.1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的缘起8-9
  • 1.1.2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的意义9-11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3
  • 1.2.1 县域11-12
  • 1.2.2 义务教育12
  • 1.2.3 教师流动与教师合理流动12-13
  • 1.2.4 教师流动机制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17-18
  • 1.4 研究内容18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18
  • 1.6 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教师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20-24
  • 2.1 教育公平理论20-21
  • 2.2 人才流动理论21-22
  • 2.3 人力资本理论22-23
  • 2.4 劳动力流动理论23-24
  • 第三章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4-38
  • 3.1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现状24-30
  • 3.1.1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体流动规模24-27
  • 3.1.2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特点分析27-30
  • 3.2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30-32
  • 3.2.1 教师单向流动加剧了农村教师结构的失衡,影响了农村教育全面发展30-31
  • 3.2.2 教师单向流动加重了农村学校教师的短缺和农村学生的流失31
  • 3.2.3 教师的单向流动加剧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31
  • 3.2.4 教师单向流动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31-32
  • 3.3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单向流动的原因分析32-38
  • 3.3.1 经济因素32-33
  • 3.3.2 教育政策因素33-35
  • 3.3.3 教师管理因素35-38
  • 第四章 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经验38-52
  • 4.1 国外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与经验39-45
  • 4.1.1 日本、美国、法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39-44
  • 4.1.2 日本、美国、法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共同经验44-45
  • 4.2 国内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案例分析45-52
  • 4.2.1 国内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模式分析45-49
  • 4.2.2 国内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9-52
  • 第五章 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政策建议52-60
  • 5.1 教育管理者要树立以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的发展观52-53
  • 5.2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为合理流动储备人才53-54
  • 5.3 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将"单位人"变为"系统人"54-55
  • 5.4 构建完善的教师流动政策法规及具体的实施程序55-57
  • 5.5 建立综合、系统的评价机制57-58
  • 5.6 完善教师流动的激励政策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74
  • 致谢74-76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76
  •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保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韩雪枫;;教师流动现象及原因和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曲铁华,马艳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4 朱超华;姚侃;;建立教师流动制度,推进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从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中得到的启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年04期

    5 卢文丰;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6 薛国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7 盛宾;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5年09期

    8 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9 方有林;“转会”:松江教师流动新招[J];上海教育;2003年01期

    10 周彬;;透过“教师流动”筹划“教育动态均衡”[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洪新;济南市槐荫区初中教师流动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志国;济南市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祝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路;;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及活动问题的发散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曹佳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界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8 张睿海;孟娟;;生态农业开发的保障机制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陈文武;;农民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特征及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晨宇;;基于用户黏性的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分析——以人人网的用户黏性分析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安卫华;;积极应对入世,建设信用政府[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9 井敏;;服务型政府概念辨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燕;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丞;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比较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崔岐恩;张晓霞;;美国教师福利制度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曲铁华,马艳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4 吴松元;;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5 汪柱旺;构建"以国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J];改革与战略;2004年12期

    6 肖圣华;胡威;;教师轮岗制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青春岁月;2010年12期

    7 薛国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8 王福波;;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薛正斌;胡德海;;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实然与应然[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3期

    10 刘晓燕;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文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发梅;论城乡教师流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玲玲;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林;论考试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张守祥;析农村青年教师中的“潜流”问题[J];安徽教育;1991年06期

    3 刘和武;当前高校教师流失现象探析[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鲜万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冯宏义,许明;美国扶助薄弱中小学的主要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兰英;英国师资培训新动向及几点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7 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俞启定;关于人才实行有偿流动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程凤春;对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张汉宏;高等学校人才流动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永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焕轶;我国高校教师自由流动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琼芝;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管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薛宏;网络金融外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钱晴;高校扩招政策的外部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7 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李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祝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媛;熊艺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振国兴邦迷途探索——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建设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7期

    2 杜禹;新教材带我们走进新课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16期

    3 韩明;浅议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与骨干教师的相对稳定[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姚爱萍,许庆保;对建设农村专职自然教师队伍的几点认识[J];科学课;1998年04期

    5 黄树生;;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配置均衡化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6 ;采取多种途径 提高教师队伍[J];湖南教育;1975年09期

    7 松山;俞红;;斥“四人帮”对教师队伍的反动“估计”[J];湖南教育;1977年12期

    8 ;热烈庆祝我国第一个教师节[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5年09期

    9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做法[J];师范教育;1986年04期

    10 肖庆恕;徐胜;;论教师职业道德[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雷芳;;义务教育城乡交流教师的行为选择及其管理[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史三城;;搭建平台 强化培训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队伍——齐河一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探索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10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李江涛;[N];北京日报;2010年

    2 陕西省宝鸡市政协;[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马九江;[N];保定日报;2006年

    4 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校长 陈淑萍;[N];河南日报;2010年

    5 李艺 田家龙;[N];德州日报;2010年

    6 陈成智;[N];海南日报;2006年

    7 柯昌万 王鸣琦;[N];陕西日报;2007年

    8 张琨;[N];武威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宝;[N];大理日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林霞;[N];山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凌洋;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t

    本文编号:28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8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