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隐性课程评价的理论初探

发布时间:2022-12-22 23:12
  任何价值都是相对于确定的主体而言的。对于主体来说,只有意识到的价值才是更真实、更现实的存在。隐性课程在促进学生社会化,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健全学校教育等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只有在学生意识到它的情况下,它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是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隐性课程评价,通过评价来发掘隐性课程的属性和功能,拓宽人们对隐性课程的感知,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作用的强度及效果、评价方法自身的限制等决定了对隐性课程评价应注意下列问题:评价范围的广泛性问题;评价的开放性问题;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问题;评价的人际交往问题;评价的主观性问题;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问题;评价的人性化趋势;评价的动态性问题;评价的形成性问题;评价的发展性理念问题;评价的模糊性问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论文作了这样的尝试:把“质的研究”和模糊性思维用于隐性课程评价。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是评价主体,被研究者是学生(评价对象)。评价主体采取多种方法收集学生需要的信息、隐性课程的相...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隐性课程概述
    (一)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二) 隐性课程的涵义和特性
    (三) 隐性课程的类型和结构层次
    (四) 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
    (五) 隐性课程的作用强度及效果
二、 隐性课程评价
    (一) 隐性课程评价的尝试性定义
        1. 隐性课程评价的内容
        2. 隐性课程评价的对象
        3. 隐性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
        4. 隐性课程评价的方法
        5. 隐性课程评价的标准
        6. 隐性课程评价的过程
        7. 隐性课程评价的局限性
    (二) 隐性课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三、 隐性课程评价方法论的探讨
    (一) 对传统课程评价方法论的评述
    (二) 对隐性课程评价方法论的思考
        1.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在隐性课程评价中结合的可能
        2.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在隐性课程评价中结合的优势
        3.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在隐性课程评价中结合时应考虑的问题
四、 “质的研究”与模糊性思维在隐性课程评价中的尝试
    (一) “质的研究”与模糊性思维
    (二) “质的研究”与隐性课程评价
    (三) 模糊性思维与隐性课程评价
    (四) “质的研究”与模糊性思维在隐性课程评价中的意义
        1. 以“质的研究”获取评价信息
        2. 自下而上建构评价标准
        3. 以模糊综合评判进行价值判断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2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72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