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2016化学学科知识真题_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国际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6 15:17

  本文关键词: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4年

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国际比较研究

张春燕  

【摘要】: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对化学教科书的研究很多,从整体比较到局部比较,从定性比较到定量比较等角度深入。对学科特征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从教学方法与学科特征的关系,科学素养培养与学科特征关系角度等入手。而对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相关研究还微乎其微,基于此背景,笔者开始了本次研究。 本研究选取中国(三种版本教科书)、美国、英国、日本四个国家共六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结构”、“烃的衍生物”和“化学反应与能量”三个主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以往文献研究得出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三个子维度:抽象性、定量化和探究性。通过文本分析,并结合数据统计等定量方法,系统地比较国内外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特点,以期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设计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经验。 研究发现,国内三种高中化学教科书在“原子结构”上学科特征排名差距较大,A1教科书学科特征最明显,国内的A2和A3教科书学科特征排名靠后,中等偏下水平;国外三种教科书的学科特征水平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在“烃的衍生物”主题上,学科特征排名第一、第二的是国内A2、A3教科书,而A1教科书的学科特征水平排名第五;国外三种教科书中等偏下水平,其中D教科书学科特征水平最低。在“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上学科特征最大的是国内A3教科书,其次是A2教科书,A1教科书排名第四;国外教科书学科特征水平中等偏下,其中B教科书排名最后一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发明;许玲;;新中国化学教科书60年之演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毕华林;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05年10期

3 房寿高;吴星;潘洪建;;化学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选择的探讨[J];化学教育;2006年07期

4 蔡文联;饶志明;林燕美;;高中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3种版本的编写特点分析[J];化学教育;2007年02期

5 蔡文联;饶志明;李燕琴;;高中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三种版本的比较分析[J];化学教育;2008年02期

6 梁德娟;张文华;王星乔;;美国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建构主义思想分析——以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为例[J];化学教育;2009年10期

7 胡德忠,王斌;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学科特征[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翟亚军;王战军;侯丽;;也谈学科——基于特征的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玲玲;;美国《现代化学》教材中概念的编排分析[J];化学教学;2006年06期

10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学;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玉琴;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燕;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琳;;现行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环境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吉玥;;陈鹤琴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3 李兴军;;践行新课改理念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方法——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点滴尝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6期

4 舒义辉;;新课标下完善高中化学教学途径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7期

5 张晓旭;;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教学设计[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邓辉平;;大学生学习功利化的心理机制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7 黄容静;徐楠;肖小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从实验学化学”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8 蔡文联;饶志明;李燕琴;;高中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三种版本的比较分析[J];化学教育;2008年02期

9 刘彩燕;黄秀梅;钱扬义;邓峰;刘海岚;;物质结构内容呈现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高中化学新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σ键、π键”为例[J];化学教育;2008年12期

10 包朝龙;;“实验化学”模块教育价值分析与教学尝试——以苏教版《实验化学》为例[J];化学教育;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5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玉云;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瑾坤;知识作业过程及难度描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新宇;化学教科书中元素知识的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文华;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春敏;新旧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甘先暖;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润;对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教材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季海东;基于“活动—建构”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怀志;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邱红娜;中新初中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晓晓;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珺;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良松;当代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古代蒙学读物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刘婧;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苏东;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方式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赵中建;黄丹凤;;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指南针”——美国TIMSS研究的特点和影响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刘继和;赵海涛;;解读日本新订高中理科课程标准[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4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黄甫全 ,王晶;课程难度刍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04期

7 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6期

8 颜杰;高中化学新教材改进之我见[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陈耀亭,郝雷;化学教学里培养能力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10 陈耀亭;教学大纲里培养能力的提法亟待研讨[J];化学教育;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廷凯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主任,编审);[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继和;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淑文;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辅;上海与美国加州小学数学期望课程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国忠;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杜明荣;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瑾坤;知识作业过程及难度描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党令;中学化学教科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红娜;中新初中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玉凤;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士琴;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转变对教与学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曲慧娴;化学学习中的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瑞祥;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小红;物理学科能力的构建及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周西柳;多版本《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的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文婷;化学教师对模型的认识和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治秀;;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J];山东教育;2006年Z2期

2 龚正元;王祖浩;;化学教科书中科学过程及其表征方式[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05期

3 金安靖;;浅谈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新课程教科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4 王秀红,郑长龙,林长春,陈耀亭;用STS观点分析美国化学教科书《Chemistry:A Modern Course》内容结构的变迁(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4年07期

5 何少华;;化学教科书体系刍议[J];化学教育;1992年03期

6 林晓琴;马志成;;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图表教育功能的探索[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年01期

7 李普平;骆玲静;;怎样才能学好化学[J];今日中学生;2008年27期

8 李艳灵,吴俊明;浅析Introductory Chemistry的编写特色及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05期

9 培青;;读“对东北版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讨论(一)”后的几点意见[J];化学通报;1952年06期

10 伊恩·詹金斯;李雄记;;杜伦试验,雷爆银和雷酸银[J];化学教育;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苑;;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0~191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2 朱智铭;程志川;;中外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分析[A];第三届中学化学教学优秀论文交流暨表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龚铁森;;绿色环保“Na与Cl_2”不加热反应实验[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黑恩成;刘国杰;;液体表面张力与内压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冯永革;马文涛;赵鸿儒;;地球物质综合物理、化学性质测定的研究之四[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好平;罗根祥;;平行平板型胶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吴宝璋;吴辉煌;;本科物理化学课程中电化学教学内容之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陈经涛;;无机化学教科书中锌锰干电池反应机理探究[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马勇军;;国内外对中学理科教材中科学史研究的比较与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马雪红;;通过典型实验的具体操作分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市委宣传部调研组;[N];天津日报;2009年

3 耿新芳 丁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4 实习记者 王鸣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谢苗枫;[N];南方日报;2005年

6 许燕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记者 陈广琳;[N];深圳商报;2011年

8 冯翔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燕;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新宇;化学教科书中元素知识的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龚正元;化学课程中的科学过程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建育;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永红;化学课程内容选择与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沈阳市高中化学教科书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宗宇萍;科学素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立昭;两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伴随含义”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增玲;两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结构和内容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娟;基于课程标准的新旧版本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内容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郑跃;俄罗斯化学教科书元素知识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党桃桃;简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D];西北大学;2013年

8 张锦;中日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铎;人教版初中化学与高中必修化学教科书内容衔接现状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丹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图像的功能及应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6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