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构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4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构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某职业技术学院2004-2005学年学生违纪受处分率为12.3%,学生在校违法犯罪率为2.6%,考试合格率为55%,学生自杀事件1起,斗殴致伤致残16人,学校直接经济损失约为41万元。对N宁波4所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也显示,学生心理问题平均检出率从2004年的13.8%上升至2009年的2O.6%,5年时间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各类事故的频发严重影响了学院的社会形象和办学效益。以2oo8年至201O年某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入学心理普查结果为例,每年约有30%-35%的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病理特征集中在神经衰弱、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和抑郁症等。一般来说,重症心理疾病不仅会严重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还会导致不良社会后果。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的管理矛盾也日渐突出。在学生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学生纪律观念松弛,恶性事故频发。在教学管理上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课难上,事难管。全身心投入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很多人都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

  面对以上困惑,高职院校应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起,实施心理普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有效降低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同时也要高效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制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心理档案提供数据性的支持。心理普查是用心理测验作为测量工具,按照标准化程序对某一人群进行心理测量。心理普查只能采取间接测量,通常要采用标准化程序,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表和问卷,操作程序要规范化,包括测量的内容、步骤的规定、评分标准及测验结果的数量化。国际上通用的心理普查量表有多种。国外常用的有加ⅥPI、NEO、16PF、EPQ等。我国常用的有MMPI、SCL-90、EPQ、UPI、SAS、SDS、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其中以SCL一90应用最多,可以对高职学生人格、心理健康状况、焦虑状况、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和谐性、心理适应能力、现实感、智力状况等进行测量。要考虑测量的适用性,如智力测验,有的适用于学龄前儿童,有的只适用于青年人,不同的量表其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如果量表选择不当也会带来结果偏差。

  实施心理普查,可实现多种目的。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家庭生活情况、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家族是否有精神方面疾病史等等。

  掌握学生的智力状况和学习心理。通过测验可以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结合其本人的学业表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如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应试方法、听课方法、读书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

  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高职学生正处于个性成熟或定型前的锤炼或塑造阶段,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培养。如,我们可以通过人格测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充分认识害羞、冲动、偏激、狭隘、嫉妒、放纵、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常见的不良个性品质的危险,进而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自我分析的方法,认识到个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

  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大,不少压力已超过了学生所能承受的程度,常常会引起一些不良身体症状,如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甚至引起精神症状、自杀等。因此,根据心理普查的结果,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对心理咨询效果进行评估,有助于增强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高校心理咨询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主要以高职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心理咨询可借助心理测验来鉴别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类别和程度。如果在心理咨询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必须及时转介。另外,针对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以及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等心理问题,也可以运用心理测验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对高校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也是目前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选拔与评价合格的高校教师。心理测验和普查,不仅广泛用于征兵工作中,而且也广泛用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中。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教师的招聘中,对新聘用教师都要进行心理普查,选拔具有优秀心理品质的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他们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间接扶持的作用,也有利于各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德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顺利进行要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智力状况、个性特征、能力倾向等心理特征的充分了解更有利于教育和教学。通过心理普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动机以及经过教育和训练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等各种情况,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滞后,难以适应现实的需求。创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强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一、组织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需要一个高效、运转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从台湾和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心理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搞好心理教育工作,一要领导重视,也就是领导思想到位,管理到位;二要组织管理系统健全,职责分明;三是参与人员广,积极性高;四是组织管理机构确实发挥作用,不徒有虚名。但就目前来看,我院心理教育的组织管理系统还不能达到这四点。因此,加强我院心理教育组织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际,这个组织管理系统应当与其行政管理体系接轨,这样设置,便于协调,也便于开展工作。另外,应充分发挥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的作用,因为他们在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术方面有专长。另外,部分学生思想比较成熟,热爱心理教育工作,是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可以把他们吸收到管理系统中来,可以作为朋辈辅导员,从同伴的角度对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帮助。从实际来看,朋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时比老师对学生还占优势,因为他们之间彼此了解情况,年龄相近,不容易产生代沟,容易沟通。

  二、教育模式



本文编号:4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