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具身认知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05:53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指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的问题是一个多年煮不烂的老问题。”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基础教育的实践相结合,使理论成为理解实践、指导实践、推动改革的思想武器,是所有改革者、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理想。当代的认知科学正在发生由离身认知(身心可分)向具身认知(身心一体)的范式转型,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日益受到重视,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教学实践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越来越丰富。根据物理学科的认知特点,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拥有典型的具身性和情境性特征。因此对具身认知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应用具身认知理论分析物理教学现象和教师教学行为,揭示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背后的心理学机理,把对教学实践层面的经验性认知向教育心理学层面的理论性认知提升;另一个目的是在教学实践的角度解读具身认知理论,形成理解教育现象、指导教学实践的基础性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笔者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相关文...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教学、教师、学生的基本状况调查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离身理论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具身认知观点的兴起
    第四节 具身认知理论概念界定
    第五节 具身认知理论的特性
第三章 物理学科的认知特点及初中物理教学特色
    第一节 物理学科的认知特点
    第二节 初中物理的教学特色
第四章 具身认知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具身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节 情境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五章 应用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在感知经验中重视身体作用的策略
    第二节 在建构知识中重视体验作用的策略
    第三节 在心智活动中重视情绪作用的策略
    第四节 在唤醒经验中重视情境作用的策略
    第五节 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环境作用的策略
第六章 应用具身认知理论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二节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
    第三节 “引课”教学设计及对比分析
    第四节 “力的定义”教学设计及对比分析
    第五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及对比分析
    第六节 “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及对比分析
    第七节 “力的三要素”教学设计及对比分析
    第八节 教学效果评估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中物理《力 弹力》的活动探究式教学设计[J]. 谢惠梅.  湖南中学物理. 2019(10)
[2]新课程理念下“力”的教学设计[J]. 李科敏,刘加,孙艳华,江晓东,李子婧.  中学物理. 2017(18)
[3]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杨建芹.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4]“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J]. 徐承翔.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18)
[5]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 叶浩生.  教育研究. 2015(04)
[6]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几点物理教学体会[J]. 谢香容.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12)
[7]“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4(07)
[8]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J]. 胡万年,叶浩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06)
[9]《力》的教学设计[J]. 王慧.  中小学电教. 2013(Z2)
[10]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 崔倩,叶浩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硕士论文
[1]从具身化到认知延展[D]. 王变珍.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2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632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