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微课在体育高考铅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19:19
  研究目的:传统体育高考训练模式往往忽略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地位,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显示出明显偏向于运动技能的获取,而忽略心理层面的培养,缺乏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课以其碎片化、重点突出、交互性强、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教育领域下学生获取信息的行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切实推进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的转换,开辟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相关的微课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国内体育微课的概念、类型、特征、设计、制作、应用等环节进行了不同学段、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梳理。立足于体育高考生的切身需求,围绕铅球项目进行课程设计,设计一款适用于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微视频-反馈强化”微课设计与应用模式,并对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架构一条“学生课前归纳整理,课堂教师点拨延伸,课后反馈强化”脉络清晰、层次合理的教学主线。选取淮南市第三中学2015级体育高考训练队男生为研究的测试样本,在实验前对体育高考生的身体形态、...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课在体育高考铅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微视频一反馈强化”高考休育微课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视频分析:理论进路、方法与应用[J]. 郑太年,仝玉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2]体育类微课设计流程与制作方法[J]. 肖威,肖博文.  体育学刊. 2017(02)
[3]微课在室外体育课中的运用探析[J]. 吕兵文.  中国学校体育. 2016(02)
[4]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微课设计五原则[J]. 沈锋.  中国学校体育. 2016(02)
[5]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构建[J]. 邓若锋.  体育学刊. 2016(01)
[6]碎片化学习下高校体育微课教学内容设计策略[J]. 蔡昌文,林羽姗.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8)
[7]体育技能型微课的设计与实践——以蹲踞式起跑为例[J]. 吴静.  教育信息技术. 2015(05)
[8]对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体育学获奖作品的分析[J]. 杨青宝,时立新.  中国学校体育. 2014(04)
[9]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4)
[10]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 张振虹,刘文,韩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3)

硕士论文
[1]逆向教学法—在高校田径铅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姜智豪.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微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海石.云南大学 2015
[3]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 许可.江西师范大学 2014
[4]导学与学导结合的教法在体院铅球普修课中的应用与研究[D]. 张一帆.西安体育学院 2014
[5]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D]. 菅春叶.上海师范大学 2014
[6]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崔建.沈阳体育学院 2010
[7]研究性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马晓丽.扬州大学 2008
[8]“掌握学习”教学法在田径专选课铅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雷.东北师范大学 2007
[9]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D]. 申霖.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8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568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