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商定教学顺序

发布时间:2014-07-24 12:19

  第一:学生商定授课内容,前提是内容无先后之分

  语文课文中单元内容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为这一尝试提供了基础。比如英语与数学学科,它们的逻辑性很强.想当然地调整顺序,是不妥当的,还得规规矩矩地按既定顺序教学,而语文课的编排为这一操作提供了方便。

  以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语文教材为例,有四篇文章。分别是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法国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的《傅雷家书》以及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其实,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分别写职业、正义、艺术,爱情等涉及人生的重大问题,四篇文章各有千秋,对读者的日常生活都会有影响,哪一篇先学都可以;这一单元的四篇文章前两篇是演讲稿,后两篇是书信,演讲稿是口头语言,书信则为书面语言。在学习中要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在学习中不存在先后之分, 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学生商定教学顺序,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意愿的尊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让学生商定授课内容,其实是我偶然中发生的。在教学人教牌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时,周五我叫学生去预习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有严春友的《敬畏自然》,罗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位梦华的《旅鼠之谜》,美国的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和日本小说家星新一的《喂一出来》。上课时,我让学生商定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原以为他们会说学习严春友的《敬畏自然》,结果我班60 名学生中,有43人想先学位梦华的《旅鼠之谜》,我短暂思索后,宣布就学这一课。当时就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那堂课纪律特别的好,同学们学得也特别用心。因为那一周没有布置别的语文作业,回家预习过这一单元的学生多,而且他们觉得位梦华的《旅鼠之谜》的内容奇特,想在课堂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从这以后,单元内授课内容的顺序就由学生决定了。管理心理学认为,目标就是期望达到的成果.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调动一个人的最大潜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激励他持续不断地、以高涨的热情投人到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中。学生一方面想急于按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另一方面能展示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激励学生的荣誉感。学生要完成这些任务,商定测时做到有依据,必须课前去自学课文。"自学互帮导学法"中强调自学是前提,商定教学内容这一形式刚好符合这一要求,而且能在课堂之初就让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

  第三、学生商定教学顺序,要独立完成,不交叉影响

  学生商定教学内容之前,不能相互串通,交叉影响,教师更不得流露出自己的倾向性。学生独立思考.比较不同课文,有利于学生驾驭自己储存的语文知识和拥有的各种语文能力,自然能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人教牌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时,上课时,我又让学生商定授课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有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琦君的《春酒》以及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结果大量学生说愿意学习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我们也学习了这一课,但这一堂的学习效果不好。课后我才知道,是课前有些学生商量了,影响了商定测的公正信,其他学生觉得自己是多余人,没意思,反而影响了课堂的进行,与设计这一环节的初衷背道而驰。心理学认为,没有了公正, 不满情绪将爆发,自然学习的氛围不复存在。部分学生课前有意去商量,必然影响商定教学内容的正常进行,也会影响今后此项举措对学生学习主动的激发。

  第四、学生商定教学顺序,方式处理可以灵活多样。从商定的时间来上看,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前进行。两者各有利弊,可交互使用。课内进行能较好地激励学生;课外进行不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但商定课这一形式对全体学生的激励作用又会大打折扣。

  第五、学生商定教学顺序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学生要能说出先学某一课的理由,必须对整个单元内容有个全面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谈出自己对哪篇文章感兴趣,原因是什么;自己在哪篇文章存在困惑,笔耕论文,表现在何处;^ 己对哪些语文知识记忆犹新,勾起了怎样的回忆;自己对哪个知识点很欣赏,觉得是教材是这一方面的学习例子。学生有了这样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第六、学生商定教学顺序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要能在课堂上流露自己的意思.还得有个口头表达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胆量要大,做事时不要有太多顾虑, 不必时时处处在意他人的评价;第二.要增强说服力,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晰而简洁,前后内容有逻辑联系,有说服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表述中体会到自我价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七、学生商定教学顺序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要求更高,必须对一单元内容了然于胸,备课时要求全面,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准确的评判;备课时要考虑单元内各课间的联系,有利于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备课是能兼顾作者意图、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种尝试可激发教师课外做更深人探讨,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