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功能——结构分析的教科书通用评价框架建构

发布时间:2022-12-17 13:04
  在教科书评价研究中,评价框架的逻辑周延性是重要的挑战。单纯从功能或者结构的视角来建立评价框架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而将两者紧密关联的功能—结构视角则有助于连接评价主客体、提高评价的稳定性和实践性。在一个教科书设计研究的二维框架基础上,根据教科书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编制历程,建立了新的包含教科书"课程内容规划—教学支持—文本呈现"三层面的"功能—结构"分析的教科书通用评价框架(CIR-FS)。整个框架是从功能分析关联到结构性的"要素"与"连结"分析,从而形成对教科书功能和结构的紧密性表达。CIR-FS框架在与国内外几种代表性同类框架的比较中,展现出了更优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为进一步发展教科书评价标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教科书评价的视角选择
    (一) 功能视角存在的不足
    (二) 结构视角存在的不足
    (三) 功能与结构关联的视角
    (四) 功能与结构有效关联的新思路
二、教科书三层面功能—结构评价框架CIR-FS的建构
    (一) 课程内容规划—教学支持—文本呈现三层面的功能
    (二) 三层面的“要素—连结”结构
三、CIR-FS框架的性能特征
    (一) 稳定性和包容性
        1. 一些条目可不视为“评价指标”。
        2. 一些指标指向特定人群或环境。
        3. 一些指标指向配套材料, 而不是教科书本身。
        4. 指标针对电子教科书或者教科书中的电子部分。
    (二) 开放性和灵活性
四、CIR-FS框架的价值和前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科书评价的基本内涵[J]. 张增田,侯前伟.  教育研究. 2017(12)
[2]我国教材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发展经验[J]. 曾天山.  课程.教材.教法. 2017(12)
[3]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J]. 方明生,李筱雨.  全球教育展望. 2014(10)
[4]教科书的本质:教学活动文本[J]. 孙智昌.  课程.教材.教法. 2013(10)
[5]教科书,本质特性何在?——基于中国百年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 吴小鸥.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2)
[6]教材评价维度与标准[J]. 高凌飚.  教育发展研究. 2007(12)
[7]从《教育过程》到《教育文化》——布鲁纳教育文化观述评[J]. 程钢.  中国大学教学. 2005(05)
[8]教科书结构分析与内容质量评价[J]. 丁朝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8)
[9]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 高凌飚.  课程.教材.教法. 2001(03)



本文编号:3719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719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