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03:24
  设计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了平台的辅助软件,利用Simulink仿真技术建立了后台电路模型,以此引导学生学习电力电子课程的理论分析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三相SVPWM整流电路为例,说明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应用。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35(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研究


图2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表1仿真参数设置

波形图,波形图,交流侧,减载


电路仿真模型(见图2)。控制策略采取d-q旋转坐标系下的双闭环控制[12-16]。系统仿真参数设置见表1。图2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表1仿真参数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值系统参数设置值VdC*/V600L/mH3.5Ea/V311C/μF2.2Eb/V311RL/kΩ13Ec/V311经过仿真,直流侧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为了研究整流器能量回馈性能,设计了仿真时在直流侧进行加载和减载实验,直流侧电压波形如图5所示,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如图6所示。图3直流侧电压波形图图4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图图5加载和减载时直流侧电压波形图6加载和减载时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由图3、图4可知,三相SVPWM整流电路直流侧电压快速稳定,交流侧电压和电流同相,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和电流正弦化控制。由图5、图6可知,整流电路在加载或减载时直流侧电压快速稳定,交流侧电流可双向流动,验证了三相SVPWM整流器的能量双向流动特性。3结语通过实际教学案例,验证了所设计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优点。该平台扩充了实验教学内(下转第158页)145实验技术与管理

波形图,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图


电路仿真模型(见图2)。控制策略采取d-q旋转坐标系下的双闭环控制[12-16]。系统仿真参数设置见表1。图2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表1仿真参数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值系统参数设置值VdC*/V600L/mH3.5Ea/V311C/μF2.2Eb/V311RL/kΩ13Ec/V311经过仿真,直流侧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为了研究整流器能量回馈性能,设计了仿真时在直流侧进行加载和减载实验,直流侧电压波形如图5所示,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如图6所示。图3直流侧电压波形图图4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图图5加载和减载时直流侧电压波形图6加载和减载时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由图3、图4可知,三相SVPWM整流电路直流侧电压快速稳定,交流侧电压和电流同相,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和电流正弦化控制。由图5、图6可知,整流电路在加载或减载时直流侧电压快速稳定,交流侧电流可双向流动,验证了三相SVPWM整流器的能量双向流动特性。3结语通过实际教学案例,验证了所设计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优点。该平台扩充了实验教学内(下转第158页)145实验技术与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相逆变系统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J]. 赵建勇,潘再平,卢慧芬,任璐,张滨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3)
[2]LabVIEW FPGA实时仿真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茅靖峰,申海群,顾菊平,华亮,李学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9)
[3]基于Matlab/GUI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平台构建[J]. 刘芳,吴成就,潘俊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1)
[4]基于Matlab/SimPowerSystems的电力电子研究型实验[J]. 余有灵,徐志宇,胡明忠.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11)
[5]基于新型双闭环与SVPWM控制策略的三相整流器研究[J]. 汤仁彪.  电测与仪表. 2015(16)
[6]基于优化SVPWM三相VSR的仿真与研究[J]. 樊英杰,张开如,韩璐,狄东照,鲁金生.  电测与仪表. 2015(12)
[7]Matlab/Simulink仿真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J]. 牛天林,樊波,张强,赵广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2)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列课程的立体化建设[J]. 唐贤伦,刘想德,罗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9)
[9]无标度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研究[J]. 文宏,樊晓平,张会福,陈安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3(11)
[10]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拓展[J]. 苏良昱,王武,葛瑜.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01)



本文编号:3593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93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