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0:05

  本文关键词: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更是儿童生活于其中、了解社会与人生的主要手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游戏应该是教育的常态,但由于历史的、人为的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得教育与游戏逐步分离,本应弥漫着斑斓色彩的教育变得封闭、单一,令人望而生畏。本文从反思现实教育状态入手,从本体论层面及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现象学、禅宗美学各个视角对游戏进行阐述,总结出游戏具有严肃的、审美的、自由的、异于“日常生活的”、非功利的、表演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诠释游戏精神:自由精神、创造超越精神、对话体验精神与无功利精神,以此找到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阐述游戏与教学的关联,游戏的精神可以让课堂教学充满游戏性。 在对游戏理论及其游戏精神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论文第三部分开始对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要素及环节进行了系统讨论。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探讨,对游戏视野下教学目标的“应然状态”讨论过后,来反观当前课堂的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游戏人”,认为“游戏人”必须是“生活中”的人、“游戏人”应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游戏人”应该视游戏为生活方式、“游戏人”会在课堂中与生命进行对话。第四章观照教学过程,通过游戏精神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观照,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五章主张构建“游戏场”式的课堂教学情境,对影响良好课堂情境塑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游戏精神的观照与审视,让课堂教学还原游戏的生机与魅力,让儿童寻回本真的自我。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阐明“游戏”对于课堂教学的本体价值,呼吁要还原教学的本真状态。
【关键词】:游戏 游戏精神 课堂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6
  • 一、研究的缘起:游戏·教育·教学7-11
  • 二、研究的综述11-14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4-16
  • 第一章 游戏及游戏精神内涵16-28
  • 一、游戏的内涵及特征16-23
  • (一) 游戏的内涵16-22
  • (二) 游戏的特征22-23
  • 二、游戏精神意蕴解析23-28
  • (一) 游戏的自由精神23-25
  • (二) 游戏的创造、超越精神25
  • (三) 游戏的对话、体验精神25-26
  • (四) 游戏的非功利精神26-28
  • 第二章 游戏精神: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28-34
  • 一、游戏与教学的关联28-30
  • (一) 教学源头要追溯到游戏28-29
  • (二) 游戏与教学目的相通29
  • (三) 游戏是教学的形式之一29-30
  • 二、游戏精神:让课堂教学充满游戏性30-34
  • (一) 自由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自由与规则相统一的活动30-32
  • (二) 创造与超越精神使课堂教学"不断生成"32
  • (三)对话与体验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心灵与生命沟通的活动32
  • (四) 无功利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纯粹生命体验的活动32-34
  • 第三章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目标34-42
  • 一、游戏视野下教学目标的审视与解读34-37
  • (一) 课堂教学以"理解"为目的,探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34-35
  • (二) 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35
  • (三) 课堂教学目标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实现35-36
  • (四) 课堂教学目标要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表现一定的"阶梯性"36-37
  • 二、反观当前课堂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37-39
  • (一) 教学目标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37
  • (二) 目标"一刀切",忽视学生的独特性37-38
  • (三) 目标的选择没有体现学生的"自由性"38
  • (四) 目标总是单调重复,只计眼前利益,不顾学生长远发展38-39
  • 三、确定培养"游戏人"的课堂教学目标39-42
  • (一) "游戏人"必须是一个"生活中"的人39-40
  • (二) "游戏人"须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的人40
  • (三) "游戏人"应是视游戏为存在方式的人40-41
  • (四) "游戏人"会在课堂中与生命进行对话41-42
  • 第四章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过程42-53
  • 一、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观照42-45
  • (一) 自由精神: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权42-43
  • (二) 创造与超越精神:内容形式由单一趋向综合43
  • (三) 对话与体验精神:注重内容的生成性43-44
  • (四) 无功利精神:强调学生的长远发展44-45
  • 二、对于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观照45-48
  • (一) 教学方法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46
  • (二) 教学手段应是师生互动合作完成46-47
  • (三) 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手段方法47-48
  • 三、对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观照48-49
  • (一) 教学组织形式要不拘一格48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旨在能够为学生提供民主、开放的平台48-49
  • 四、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观照49-53
  • (一) 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和时间49-50
  • (二) 评价旨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50
  • (三) 课堂评价也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手段50-51
  • (四)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样且要具有建设性51-53
  • 第五章 构建"游戏场"式的课堂教学情境53-64
  • 一、游戏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定位54-58
  • (一)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师与生应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55-56
  • (二) 师生交往由"符号世界"走向"生活世界"56-57
  • (三) 通过对话、理解及相互欣赏达成主体间性师生交往57-58
  • 二、创设贯穿游戏精神的课堂氛围58-64
  • (一) "爱"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59-60
  • (二) "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60
  • (三) 教师要调控好"激情流"60-62
  • (四) 物理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62-64
  • 结语 让课堂教学还原游戏的生机与魅力64-67
  • 注释67-71
  • 参考文献71-76
  • 后记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灵英;课堂氛围应“变静为动”——巧用多媒体 激活语文课[J];教育信息化;2003年12期

2 徐景超;;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促进师生课堂交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2期

3 任宝旗;;课堂创新教学是教育创新的核心环节[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5期

4 刘冬梅;;共建民主和谐课堂氛围[J];现代交际;2010年09期

5 刘锋;;几易其案的精心预设[J];四川教育;2005年12期

6 屈小静;;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企业导报;2011年02期

7 钱丽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几个方法[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08期

8 开俊林;;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J];职业技术;2006年22期

9 陈涛;;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课堂教学中“权威学生”的形成及其解决策略[J];教书育人;2009年28期

10 姜楠;;让职校课堂富有魅力[J];职业;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曹涓;;浅议良好化学课堂氛围的营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3 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兰英;;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海燕;;激情,演绎美术课堂的优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8 邓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9 杨大千;刘彦红;;高校课堂教学艺术性之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付桂芳;;课堂教学录像研究——质与量研究结合的突破[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 陈晓艳;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紫阳县蒿坪镇双星小学 刘芳英;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N];安康日报;2007年

3 张艳梅;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N];伊犁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辛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快乐学习[N];铜川日报;2010年

5 北京教育学院 李亚杰;新课改的课堂教学[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璞;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N];黔西南日报;2008年

7 王一民;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N];济宁日报;2007年

8 许昌市襄城县汾陈乡一中 闫留臣;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创新[N];驻马店日报;2008年

9 临汾十中 邱雅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N];临汾日报;2010年

10 陕西省宝鸡市第二发电公司子校 平磊;应用地理导学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银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旭慧;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宋国华;论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聪;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欧阳美荣;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谷翰镭;语文课堂美育渗透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谷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度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玲;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肖康舒;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游戏精神观照下课堂教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56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