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家乡田野特征与家乡文化发现途径略论——以巴战龙裕固族教育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7 20:57
  家乡人类学者的家乡田野经历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经验田野期、对照田野期和专业田野期。在经验田野期,家乡田野因家乡人类学者"身在此山中"而很难发现家乡文化。家乡人类学者发现家乡文化的关键是走出家乡,在家乡田野的对照田野中经历异文化的再濡化,再濡化使其成为异文化中的主位者的过程就是异文化作为对照物而发现家乡文化及其价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家乡人类学者在拥有双重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借助人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再次有目的地返回家乡做专业田野工作以求证家乡文化以及考察自己缺位的家乡文化变迁,才是发现家乡文化继而生产关于家乡文化的学术作品的一般途径。 

【文章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经验田野:家乡人类学者的原生田野“工作”场域
    (一)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
    (二)家乡文化研究者第一阶段的“参与观察”与深刻体验
    (三)家乡人类学者的“深度访谈”
二、对照田野:通过跨文化比较发现家乡文化
    (一)场域转换:家乡文化被激活的灵感环境
    (二)角色转换:从“我者”主位到“他者”客位
    (三)家乡人类学者的跨文化比较
    (四)发现家乡文化及其价值
三、人类学者关于家乡的专业田野与家乡文化研究
    (一)文化人类学学科训练是正确阐释家乡文化的保证
    (二)重返家乡,以专业身份有目的地做人类学田野调查
    (三)回到学习或工作的异乡,做家乡文化研究的创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个家乡人类学者的实践与思考[J]. 韩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人类学家乡研究的反思与辩护——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的研究[J]. 巴战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3]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J]. 费孝通.  读书. 1997(10)



本文编号:3630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630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