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从校园走向社会 ——从一个大学毕业班级网络讨论版透析当代大学生的过渡

发布时间:2022-01-02 07:53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弥漫着一种对大学生活的“怀旧情绪”,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和工作不久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与前几代青年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借助网络技术,不仅表达了“留恋”的情感状态,而且将之在网络上传播、与同龄人共享。毕业前后的大学生处于从大学校园到真实的社会这一短暂且重要的人生过渡期,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一过渡阶段怀有能够引起群体共鸣与认同的“留恋”、“怀旧”情绪?他们在回忆些什么,怀念些什么?他们在经历着什么,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如何顺利地渡过这段人生转变? 面对上述具体现象与问题,早期的经典社会化理论、生命历程理论、青年过渡理论以及其它相关应用研究构成了本研究的先见。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笔者大学时所在的班级在毕业前后建立的网络讨论版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网络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力图对这一过渡阶段中,大学生个体在过渡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他们复杂的内心活动,包括对过渡的体认、群体的反应,以及个体在哪些方面寻求“过渡支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过渡期做一番具体透视。 在本研究所呈现的个案中,建立并参与网络讨论版这一行为在毕业之后的近三年时间里,由起初的个...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设计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问题的精致化
    (三) 研究构思与设计
        1 、 研究对象
        2 、 研究资料的搜集与说明
        3 、 研究方法
        4 、 研究资料的二次阅读、呈现与分析
        5 、 分析框架
    (四) 研究伦理
二、 相关理论资源
    (一) 宏观理论背景
        1 、 早期的社会化理论研究及其后续
        2 、 生命历程理论研究
    (二) 直接理论资源
        1 、 “青年”概念的凸显与青年过渡问题的产生
        2 、 青年过渡理论研究
    (三) 相关的应用研究
        1 、 经典应用研究--芝加哥学派对移民问题的研究
        2 、 其他相关应用研究
三、 一项个案研究
    (一) 个案描述
    (二) 个案的呈现与分析
        1 、 网络讨论版的建立与延续--一个集体行为
        2 、 网络讨论版的整体状态与发展趋势
        3 、 讨论主题的分类与频次
四、 个案呈现后的解读与理论构建
    (一) “青年过渡”阶段的心态及特点
        1 、 回忆的行为--过渡心态的确认
        2 、 回忆内容的逻辑建构--过渡心态的呈现
        3 、 回忆的功能
        4 、 个体对待回忆不同的态度
    (二) “青年过渡”中的关键问题
        1 、 工作之前对未来工作的体认
        2 、 工作之后对当下工作的感悟
        3 、 “青年过渡”关键问题的确认
    (三) 解决问题的机制--自主选择的过渡策略
五、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世界中的“青春理想”主题研究[J]. 刘广涛.  青年研究. 2003(03)
[2]“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J]. 刘亚秋.  社会学研究. 2003(02)
[3]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J]. 苏力.  社会学研究. 2003(02)
[4]苦恼与迷茫——从一封复信看当代青年社会化问题[J]. 沈汝发.  当代青年研究. 2002(02)
[5]个人化与日本的青少年问题[J].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2002(02)
[6]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J]. 童星,罗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7]网络时代大众传播研究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受众研究和内容分析说起[J]. 吉尔多·H·斯坦佩尔,罗伯特·K·斯图尔特,田青.  国际新闻界. 2001(04)
[8]过渡与青年文化:形式与表演[J]. 何塞·马乔多·佩斯,黄觉.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02)
[9]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J].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2000(06)
[10]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个网上调查[J]. 蓝劲松,咏鹏.  当代青年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563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63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