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浦发银行ZZ分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6 18:49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对金融市场实施去杠杆、等政策,金融市场上“资产荒”频现。2017年底至今,新出台的《资管新规》从去通道化、打破刚性兑付等方面着手,要求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管理。这对一直依赖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浦发银行ZZ分行是一个重大利空。目前,浦发银行ZZ分行单纯依靠推出预期收益型产品、实施价格战等简单的营销方式,已难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稳健发展,需要对当下的理财营销进行全方位改进。本文以营销组合理论、STP理论等作为研究基础,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结构。首先是发现问题,通过调研手段获得第一手资料,详述浦发银行ZZ分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当下的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环境进行外部环境整体分析,以及基于3C模型对竞争对手、客户和公司自身进行竞争环境分析。其次是分析问题,结合理财营销现状与理财营销所处的外部环境与竞争环境,诊断出该行个人理财营销存在的问题。再次是STP策略改进,以家庭收入和家庭生命周期作为市场细分指标,选择其中家庭净储蓄达标的群体作为目标客户,并为该行的理财产品提出清晰鲜明、有别于同业的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7P营销组合理论
        2.1.2 STP策略
        2.1.3 3C战略模型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3章 浦发银行ZZ分行理财产品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浦发银行ZZ分行简介
        3.1.1 发展简况
        3.1.2 组织结构
        3.1.3 理财业务及产品
    3.2 ZZ分行理财产品的营销现状
        3.2.1 理财产品渠道与有形展示
        3.2.2 理财产品促销情况
    3.3 ZZ分行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3.3.1 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力不足
        3.3.2 现有的理财产品定价体系不够完善
        3.3.3 产品销售渠道不完善
        3.3.4 理财产品促销活动难以起到预期效果
        3.3.5 理财营销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达不到当前竞争形势的要求
    3.4 ZZ分行理财产品营销的问题分析
        3.4.1 个人理财市场目标客户的细分不足
        3.4.2 金融科技手段缺乏运用
第4章 浦发银行ZZ分行的经营环境分析
    4.1 基于PEST分析法的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基于3C战略模型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2.1 竞争对手分析
        4.2.2 消费者分析
        4.2.3 公司自身分析
第5章 浦发银行ZZ分行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设计
    5.1 STP策略
        5.1.1 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5.1.2 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
        5.1.3 市场定位(Positioning)
    5.2 产品策略设计
        5.2.1 品牌策略
        5.2.2 产品开发策略
        5.2.3 产品匹配策略
        5.2.4 新产品开发策略
    5.3 价格策略设计
    5.4 渠道策略设计
        5.4.1 加快网点的智能化建设
        5.4.2 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渠道
    5.5 促销策略设计
        5.5.1 提供更加优惠的促销活动
        5.5.2 提供理财产品可转让服务
        5.5.3 加强主动营销
        5.5.4 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营销
    5.6 人员策略设计
    5.7 过程策略设计
    5.8 有形展示策略设计
第6章 实施的保障条件
    6.1 人员保障
    6.2 财务保障
    6.3 制度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6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3856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