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山区空心村治理问题研究——以宾阳县宾州镇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17 13:20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①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正逐步提高,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其中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大,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农村自然资源闲置甚至荒废,资源开发使用效率不高。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在山区空心村表现尤为明显。当前,广西山区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大量山区村人口流向资源较为集中、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山区村缺乏建设主体。由于缺乏建设主体,山区村空心化问题呈恶性循环的不良态势发展,不利于我国资源配置,并且严重制约社会的整体发展。为此,开展山区“空心村”治理势在必行,本文立足实际,选取广西宾阳县宾州镇山区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掌握关于山区村的第一手资源,通过分析山区村现状、治理困境及其原因,结合协同治理理论,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实际治理策略,为山区空心村治理提供新思路,为早日实现乡村振...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及内涵
        2.1.1 空心村的概念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2.2 基础理论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乡村治理理论
        2.2.3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宾州镇山区空心村现状及治理困境
    3.1 宾州镇山区村概况
    3.2 宾州镇山区空心村现状及治理困境
        3.2.1 人才缺乏,建设主体缺失
        3.2.2 村集体经济呈碎片化发展,发展动力不足
        3.2.3 公共服务缺失,居民幸福感降低
第四章 宾州镇山区空心村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4.1 村民凝聚力较弱,先锋引领作用不凸显
        4.1.1 村民间凝聚力较弱,群众工作基础不牢靠
        4.1.2 新生代农民普遍存在“离农”现象
        4.1.3 基层党组织老龄化严重,号召力不强
        4.1.4 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带头引领作用未发挥
    4.2 “空心村”治理主体弱化,主动性不强
        4.2.1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不高,民众意愿表达不强烈
        4.2.2 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主体意识弱化
    4.3 山区村资源短缺,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
        4.3.1 山区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过分依赖政府扶持且项目分散,发展动力不强
        4.3.2 缺乏集体土地,产业发展阻力重重
    4.4 较低的公共服务水平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4.4.1 城镇、山区村教育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4.4.2 城镇、山区村医疗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无法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4.5 政府、企业、社会间协同不足,未形成治理合力
        4.5.1 相关业务部门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
        4.5.2 企业参与度不高
        4.5.3 社会力量未充分发挥
第五章 协同治理宾州镇山区空心村的对策
    5.1 激发治理主体能动性,提高协同治理能力
        5.1.1 提高村干部、基层党员自身能力,增强农村治理战斗力
        5.1.2 转变治理思维,鼓励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5.1.3 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发挥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先锋引领作用
    5.2 协调社会力量,激发内生动力
        5.2.1 借鉴城市经营理念,增加治理能力
        5.2.2 通过土地连片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5.2.3 依托资源优势,借鉴市场管理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5.3 协同规划,整合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4 鼓励并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业全产业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31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931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