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司法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1 03:34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属于工具型信息网络犯罪类型,是一种新型网络犯罪罪名,具有总括性、独立性、附属性三个特征。本罪规制的行为具有实行性和预备性二元行为样态,当前的预备行为实行化理论不足以全面评价本罪立法。本罪是出于法益保护的现实目的而设立,在风险刑法语境中批判本罪立法正当性的思路应该被否定。本罪保护的法益是一种公众的信息安宁法益,具体表现为公众能够正常、有效、安全地接受和利用网络信息内容的秩序。本罪罪状中的“信息网络”不是指狭义的互联网,而是指广义的“三网融合”的网络业态。从本罪各项罪状中可以提取出“违法犯罪”公因式,其不仅包括违法的行为类型,也包括犯罪的行为类型。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责任形式是直接故意。适用本罪应当根据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综合全案灵活判断行为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罪量标准。本罪包括为他人实行犯罪预备,且在共同犯罪形态下,相对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本罪是一般性罪名,后者是特殊罪名。本罪具有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未完成形态,且在违法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具备可罚性。在与关联犯罪竞合的情况下,应当灵活运用罪数理论和处断规则,做到罪刑相适应。本罪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仍在存在扩大处...

【文章页数】:67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2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概述
    2.1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特征
        2.1.1 总括性
        2.1.2 独立性
        2.1.3 附属性
    2.2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立法背景
        2.2.1 立法对新型信息网络安全法益的确认
        2.2.2 应对信息网络犯罪“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
    2.3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立法基础理论评析
        2.3.1 预备行为实行化理论评析
        2.3.2 以风险刑法理论研究本罪之范式应当被否定
3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保护法益分析
    3.1 本罪保护法益与其前置法相互印证
    3.2 当前学界关于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评析
        3.2.1 对信息网络安全法益的解释比较模糊
        3.2.2 法益解释介入角度存在偏差
    3.3 现行法律和技术语言法益解释方法的失效
        3.3.1 通过相关前置法规定解释该罪法益的方法失效
        3.3.2 通过专业学科技术语言解释该罪法益的方法失效
    3.4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保护的具体法益
        3.4.1 本罪保护一种公众的信息安宁法益
        3.4.2 本罪保护的法益是一种超个人法益
        3.4.3 本罪保护的法益是一种阻隔性法益
4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不法与责任要素认定
    4.1 “信息网络”的含义
    4.2 设立网站、通讯群组的认定
        4.2.1 “设立”行为的认定
        4.2.2 “网站”的认定
        4.2.3 通讯群组违法性的判断
    4.3 发布信息的认定
        4.3.1 发布信息的类型
        4.3.2 发布信息的手段
    4.4 本罪公因式“违法犯罪”之认定
        4.4.1 “违法犯罪”之争议观点
        4.4.2 “违法”是具有实意的内容
        4.4.3 “违法犯罪”不应过分限缩解释
        4.4.4 属于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类型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4.5 “情节严重”罪量判断标准
        4.5.1 “情节严重”是对客观违法要素的评价
        4.5.2 “情节严重”的数量判断标准
        4.5.3 “情节严重”不应包含再犯可能性
    4.6 本罪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4.7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之责任要素
        4.7.1 本罪罪过心态只包含直接故意
        4.7.2 本罪故意内容的认定
5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
    5.1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共犯形态
        5.1.1 为他人实行犯罪预备构成本罪共犯
        5.1.2 本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关系
        5.1.3 本罪网络中立帮助行为认定
    5.2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未完成形态
        5.2.1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预备犯
        5.2.2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未遂犯
    5.3 本罪与关联犯罪发生竞合时的司法适用规则
        5.3.1 本罪二元行为样态的处断规则
        5.3.2 本罪与关联犯罪发生竞合时的具体处断规则
    5.4 发布招嫖信息行为中“违法犯罪”的认定
6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适用中的反思
    6.1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适用概况
        6.1.1 目的犯罪分布广泛且较为集中
        6.1.2 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6.1.3 共同犯罪案件较多且案情较为简单
        6.1.4 罚金刑适用率较高而缓刑适用率较低
        6.1.5 行为以“发布信息”为核心
    6.2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6.2.1 盲目扩大处罚范围
        6.2.2 本罪的违法部分评价阙如
        6.2.3 整体判决遗漏犯罪评价
    6.3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适用优化路径
        6.3.1 明确本罪“违法犯罪”范围
        6.3.2 重视想象竞合的明示机能
        6.3.3 完善本罪司法解释的规定
        6.3.4 广泛发布针对本罪的指导性案例
        6.3.5 充分适用禁止令和从业禁止规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本文编号:3925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925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