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基于政策视角的战后日本乡村规划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25 02:03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脚步的开始放缓并提出了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基本要求,乡村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乡村的发展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我国乡村地域的面积占总国土的三分之二左右,有人口约6亿,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国家层面的综合调控,与每个人也都息息相关。但是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已长期未受到重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下,正面临着人口流失、农地被侵占、土地闲置、村庄空心化、生活条件落后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大热,一些乡村遭到过度开发,相关矛盾激化。基于以上问题,如何实现乡村的更好发展,却成为了一大难题。一方面,我国的乡村规划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非常的不成熟,难以指导相关实践;另一方面,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乡村的地域发展差异大,面临的主要问题显然不同,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各个村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十分必要;此外,受到乡村旅游和国家发展大格局的影响,乡村规划实践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实践证明重视建设技术的城市规划手法并不适应于乡村的建设,故急需找到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策略与方法,应对当前乡村规...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主题
        1.2.1 选题
        1.2.2 选题原因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对乡村规划的研究
        1.5.2 对日本乡村规划的研究
        1.5.3 研究述评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日本乡村规划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日本的“乡村”涵义
        2.1.2 中日两国“乡村”的概念辨析
        2.1.3 日本的“乡村规划”涵义
    2.2 乡村规划体系
        2.2.1 体系构成
        2.2.2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3 乡村规划制度
        2.3.1 乡村规划的行政体系
        2.3.2 乡村规划的主管部门及其职能
        2.3.3 乡村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
    2.4 乡村规划实施与建设制度
        2.4.1 乡村规划与规划实施的关系
        2.4.2 农业农村整备事业
    2.5 日本乡村规划的主要发展历程与概况
第3章 经济复兴期的乡村规划建设制度与方法(1945 年-1955 年)
    3.1 乡村规划的经济社会背景
        3.1.1 经济方面:粮食增产计划与以农促工发展战略
        3.1.2 社会方面:乡村人口流失和农户兼业化生产开始形成
        3.1.3 国土方面:紧急国土开拓与《国土综合开发法》的颁布
        3.1.4 农业方面:自耕农的形成和国家大力发展农业
        3.1.5 小结:农业发展受到重视,但大力发展工业的主要经济目标已经形成
    3.2 乡村规划建设概况
        3.2.1 乡村规划的萌芽期
        3.2.2 以土地制度为主的乡村规划政策
        3.2.3 以“乡村开发”为主的乡村规划理念
    3.3 乡村土地制度的建立
        3.3.1 《土地改良法》(1949 年)
        3.3.2 《农地法》(1952 年)
    3.4 土地改良事业
        3.4.1 农地开拓——以根釧原野开发和八郎泻排水开垦事业为例
        3.4.2 农地区划整理
        3.4.3 农业用排水设施整备
    3.5 小结
第4章 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乡村规划制度与方法(1955 年-1973 年)
    4.1 乡村规划的经济社会背景
        4.1.1 经济方面: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高速增长
        4.1.2 社会方面:乡村劳动力的大量减少与三大都市圈的形成
        4.1.3 国土方面:人口与产业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与完善
        4.1.4 城市方面:大规模市区开发,《新城市规划法》的颁布
        4.1.5 农业方面:农业保护、农业结构调整与综合农政
        4.1.6 小结:城市与工业大力发展,乡村问题初现端倪
    4.2 乡村规划建设概况
        4.2.1 乡村规划初建期
        4.2.2 乡村土地政策的完善与首个独立农村政策的颁布
    4.3 乡村规划建设的类型及其基本情况
        4.3.1 山村振兴规划
        4.3.2 农业振兴地域整备规划
        4.3.3 新农村建设
        4.3.4 过疏地域振兴整备规划
    4.4 乡村整备事业制度
        4.4.1 制度变迁
        4.4.2 农业基础整备事业
        4.4.3 农用道路整备事业
    4.5 小结
第5章 经济低速增长期的乡村规划制度与方法(1973 年-1991 年)
    5.1 乡村规划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
        5.1.1 经济方面: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与社会开发的开始
        5.1.2 社会方面:人口郊区化与中小城镇的崛起
        5.1.3 环境方面:工业污染与环境治理的体制建设
        5.1.4 国土方面:人口、产业疏散与多级分散型国土建设
        5.1.5 农业方面:粮食生产问题与农业发展的沉滞
        5.1.6 小结:农业趋于消亡与城乡发展矛盾激化
    5.2 乡村规划建设概况国民与乡村居民的需求
        5.2.1 乡村规划形成期
        5.2.2 农村政策的完善与乡村休闲旅游政策的颁布
        5.2.3“造村运动”与“城乡广域交流”的乡村规划理念
    5.3 乡村规划建设的主要类型
        5.3.1 村落整治建设规划
    5.4 农业农村整备事业
        5.4.1 制度变迁
        5.4.2 农村基础综合整备规划(自1976年开始)
        5.4.3 农业村落排水事业(自1983年开始)
        5.4.4 半山区地域农村活化综合整备事业(自1990年开始)
    5.5 小结
第6章 经济增长停滞期的乡村规划制度与方法(1991 年至今)
    6.1 乡村规划的经济社会背景
        6.1.1 经济方面:经济增长停滞与“生活大国”建设
        6.1.2 社会方面:人口老龄化与再城市化的发展
        6.1.3 环境方面:国家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
        6.1.4 国土方面 :地域合作开发与美丽国土建设
        6.1.5 农业方面:农业发展转型与粮食自给问题
        6.1.6 小结: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始重新受到重视
    6.2 乡村规划建设概况
        6.2.1 乡村规划成熟期
        6.2.2 乡村多样化政策的形成
        6.2.3“环境保护与田园居住”乡村规划理念
    6.3 乡村规划建设的主要类型
        6.3.1 乡村景观规划
    6.4 农业农村整备事业
        6.4.1 制度变迁
        6.4.2 农业农村整备事业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对我国的启示
    7.1 结论
    7.2 对我国的启示
        7.2.1 乡村政策要有时间和地域的差异性
        7.2.2 产业发展是乡村政策的核心内容
        7.2.3 乡村规划建设注重综合型和公众参与性
        7.2.4 乡村规划应该综合协调地配置各种资源,并注重资源利用效率
        7.2.5 要注意把握城乡关系,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67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67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