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02 04:07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其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同时也是促进全国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特别需要。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制度保障发展,以制度保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才有根本保障。 地方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成员之一,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能否通过制度变迁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质量和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旨在通过对地方政府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分析,为政府如何合理地进行制度变迁以减少制度变迁成本、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稳定提供参考,具体主要包括如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首先说明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其次,对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制度变迁及政府在制度变迁中作用的研究综述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政府)作用
            (一) 马克思对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及变迁路径研究
            (二) 列宁对制度变迁的探索
            (三) 邓小平的制度变迁理论
        1.2.2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制度变迁及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理论
            (一) 制度学派产生和奠基时期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 传统制度学派发展时期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 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新制度学派对制度变迁的研究
            (四) 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1.2.3 国内经济学家对制度变迁及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理论研究现状
        1.2.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有关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及政府在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3.3 主要内容
        1.3.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制度变迁基本理论分析
    2.1 制度、制度构成及其功能
        2.1.1 制度及其构成
            (一) 制度的含义
            (二) 制度的构成
        2.1.2 制度的功能
            (一) 约束功能
            (二) 传递信息,沟通合作
            (三) 激励功能
            (四) 降低交易成本
            (五) 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
    2.2 制度动态视角:制度不均衡与制度变迁
        2.2.1 制度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一) 获取新的预期收益的需要
            (二) 减少交易成本的需要
            (三) 界定和保护产权的需要
            (四) 调整利益格局的需要
            (五) 缓解制度短缺的需要
        2.2.2 制度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一) 政府基于经济人理性的制度供给
            (二) 受技术、社会科学知识决定的制度供给
            (三) 现行制度安排及制度设计成本
            (四) 非正式制度及其对公众态度及心里的影响
    2.3 制度变迁模式及制度变迁成本
        2.3.1 诱致性制度变迁
        2.3.2 强制性制度变迁
        2.3.3 制度变迁成本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促进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3.1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角色分析
    3.2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促进制度变迁的动因
        3.2.1 中央政府与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互动的需要
        3.2.2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制度缺陷的需要
        3.2.3 对制度创新预期净收益的诉求
        3.2.4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适应政府间竞争的需要
    3.3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促进制度变迁的方式
        3.3.1 中央政府授权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3.3.2 地方政府自主的制度创新
        3.3.3 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制度创新
    3.4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促进制度变迁的利弊分析
        3.4.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优点
            (一) 有利于降低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二) 有利于提高权力中心制度安排的质量和绩效
            (三) 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制度创新中的优势
        3.4.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弊端
            (一) 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 规避损失的投机行为
            (三) 地方保护主义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特殊性以及制度需求、制度供给非均衡分析
    4.1 西部民族地区制度的特殊性分析
        4.1.1 正式制度的特殊性
            (一) 民族性
            (二) 不完备性
            (三) 滞后性
        4.1.2 非正式制度的特殊性
            (一) 多元性
            (二) 惰性
            (三) 封闭性
            (四) 整体落后性
        4.1.3 案例:贵州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实证分析
    4.2 西部民族地区制度需求分析
        4.2.1 产权制度
        4.2.2 企业管理制度
        4.2.3 土地制度
        4.2.4 能源、资源补偿与分配制度
        4.2.5 生态补偿制度
        4.2.6 行政管理制度
        4.2.7 社会保障制度
    4.3 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4.3.1 制度供给数量不足
        4.3.2 制度供给主体的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不足
        4.3.3 制度供给主体在具体执行和实践制度安排方面的能力和意愿不足
        4.3.4 制度供给主体过于单一
        4.3.5 制度供给时滞较长
            (一) 西部民族地区的封闭性强
            (二) 缺乏竞争
            (三) 政策保护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地方政府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1 政府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1 预防制度变迁中的“诺斯悖论”
        5.1.2 应注意民族地区特殊的制度环境
        5.1.3 在新的制度安排中树立制度和谐理念
            (一) 社会公正平等理念
            (二) 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 法治的理念
            (四) 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5.2 政府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的对策
        5.2.1 政府自身首先要转变理念,完善机制,做好基础性制度安排
        5.2.2 政府要促进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的合理的组织安排,以组织创新推动制度变迁
        5.2.3 政府要最大限度地协调民族地区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制度变迁顺利推进
        5.2.4 政府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制度变迁成本,建立制度风险保障制度
        5.2.5 政府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制度变迁方式
        5.2.6 政府要发挥整合各种资源的核心作用,凝聚制度变迁的外部力量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活动与成果



本文编号:3827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27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