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影响的研究 ————以慈利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26 03:5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催生了科学种田大户及专业化生产基地的产生、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为涉农企业的科技推广创造了更广阔的天地,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速度、范围、效率、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在对土地流转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慈利县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现存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流转有限,农户对农业科技推广需求度不高;二是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土地转入方的农业科技应用动力不足;三是土地转入方融资空间有限,农业科技应用的财力不足;四是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科技推广不能有效满足土地转入方的科技服务需求。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户流转土地动力不足;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欠缺,土地流转程序化和规范化不足;农村金融落后,农户流转土地和应用农业科技的金融支持不足;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适应土地流转的新要求等。并从构建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与法律支撑体系...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
        1.3.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
        1.3.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推广关系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土地流转
        2.1.2 农业科技推广
    2.2 理论依据
        2.2.1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推广的辩证关系
    2.4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影响
        2.4.1 土地流转催生了科学种田大户及专业化生产基地的产生
        2.4.2 土地流转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
        2.4.3 土地流转为涉农企业的科技推广创造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3章 慈利县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慈利县概况
    3.2 慈利县农村土体流转特点分析
    3.3 慈利县农村土体流转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个案分析
        3.3.1 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3.3.2 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3.3.3 涉农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3.4 慈利县发挥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3.4.1 土地流转有限,农户对农业科技推广需求度不高
        3.4.2 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土地转入方的农业科技应用动力不足
        3.4.3 土地转入方融资空间有限,农业科技应用的财力不足
        3.4.4 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科技推广不能有效满足土地转入方的科技服务需求
第4章 慈利县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科技推广问题成因
    4.1 农村社保水平低,流转土地动力不足
    4.2 土地流转法规欠缺,流转规范化与程序化不足
    4.3 农村金融落后,相关金融支持不足
    4.4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适应土地流转的新要求
第5章 以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措施
    5.1 构建促进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政策与土地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5.1.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减少农民对土地保障的依赖
        5.1.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实现农村土地的规范化流转
    5.2 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5.3 根据土地流转的新形势改革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5.3.1 完善农业推广专项管理机制
        5.3.2 完善农业推广部门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5.3.3 完善教育推广机制
    5.4 构建土地-技术-金融联动机制
        5.4.1 项目倾斜,税费减免
        5.4.2 拓展渠道,深化帮扶
        5.4.3 风险共担,化解负担
        5.4.4 注重研发,差异服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49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749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1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