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4:07

  本文关键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俗称住宅建筑物的“保命钱”,它关系到建筑物以及社区共用部分设施设备在若干年后的维修,是牵涉到社稷民生的大事。为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维护房屋买受人的权益,我国政府根据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此单独立法,由财政部建设部1997年联合制定、1998年颁布实施了《住宅共用部分共用设备设施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历时九年之余。该办法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交存、管理和使用虽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也存在着制度上的不完善和不健全的地方。为此,2008年2月1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在旧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与完善,并公布实施,但修改后的新办法仍存一些值得探究和商榷之处。 新办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排除旧办法中关于开发商可以从房屋买受人处代收住宅维修资金的规定。当法律赋予了房地产开发商有从房屋买受人手中代收代交的权利时,将会造成大笔的维修资金长期滞留在开发商手中,以至于酿成许多开发商或物业服务企业侵吞或挪用住宅维修资金的触目惊心的事例。而房屋产权证书的不能按时办理和领取,建筑物无法及时维修,都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售后公有住房,既已售出,其权利归属便发生了转移,而业主按规定所交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其权利归属亦乃不言自喻之事。但新办法却沿袭旧办法,导致权利归属不明;业主委员会在售后公房的住宅维修资金的使用上需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能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建筑质量的瑕疵给还不满质量保修期的住宅建筑带来过早维修的厄运;为了自身的权益不受损害,业主委员会奋起诉讼以维权,但由于法律主体地位或诉讼资格的争议,甚至被拒之庭外。 针对以上等问题,怎样寻找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怎样完善该制度并杜绝以上问题的出现,本文首次创新地提出了从信托法的视觉透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法律性质并阐明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当事人之间的信托关系和权利义务;在信托法基础理论研究上完善了限制性权利转移学说,厘清了受托人于信托中为什么忠实义务的实施对象应是委托人的理论根据和历史原因;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几次易手的特点,除阐明了其在不同时段上各当事人之间的信托关系外,还根据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的特性和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特点,提出二次再信托的观点,并围绕维修资金的管理运用构建了二次信托下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信托关系;从信托行为的外延的视角提出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适用民事信托的观点,从而丰富了我国诸如此类的法律关系应纳入信托法调整的理论,由此也给司法界如何解释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承担法律责任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另外,根据信托的特性,主张信托存续期间以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来有效维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安全;还根据住宅维修资金社会性的特点,提出政府适度行政干预的适当性和开启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下设立信托监察人的思路,建议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设立房地产委员会的第三人事业机构,从而避开行政过多干预的弊端。并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度比较,建议取他山之石,给业主委员会以管理法人的地位。此外还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之处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信托 信托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28;D922.1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绪论13-21
  • 一 问题的提起13-16
  • 二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制度的研究现状16-17
  • 三 研究构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法律制度的意义17-18
  • 四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18-21
  • 第一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制度的概念与沿革21-54
  • 1.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概念21-34
  • 1.1.1 中国法中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21-23
  • 1.1.2 日本法中的住宅修缮金与住宅修缮金信托23-24
  • 1.1.3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性质24-31
  • 1.1.4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特征31-34
  • 1.2 国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的沿革:以日本为例34-42
  • 1.2.1 日本住宅修缮金制度的产生35-38
  • 1.2.2 日本住宅修缮金制度的现状38-41
  • 1.2.3 日本住宅修缮金制度的特点41-42
  • 1.3 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的沿革42-52
  • 1.3.1 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产生42-48
  • 1.3.2 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现状48-50
  • 1.3.3 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特点50-52
  • 1.4 中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制度的概念之比较52-54
  • 第二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法律构造54-75
  • 2.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信托法理基础54-60
  • 2.1.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的共用部分的持分权54-58
  • 2.1.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的共有部分的成员权58-59
  • 2.1.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的成员权的内容59-60
  • 2.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法律关系60-75
  • 2.2.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管理主体—维修资金信托的受托人60-68
  • 2.2.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客体68-70
  • 2.2.3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关系人70-75
  • 第三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中委托人(受益人)的权利义务75-85
  • 3.1 委托人(受益人)权利的性质75-76
  • 3.2 委托人(受益人)的权利内容76-82
  • 3.2.1 对非法强制执行信托财产的异议申诉权77
  • 3.2.2 信托财产管理、处分情况的调查权及说明请求权77-78
  • 3.2.3 信托账目及处理信托事务的文件查阅、抄录、复制权78
  • 3.2.4 信托财产管理方法的变更权78-79
  • 3.2.5 信托财产的恢复原状请求权、损失赔偿请求权及撤销请求权79-80
  • 3.2.6 受托人的解任权及解任请求权80
  • 3.2.7 受托人辞任的同意权80-81
  • 3.2.8 新受托人选任权81
  • 3.2.9 信托的解除权81-82
  • 3.3 委托人(受益人)的义务82-85
  • 3.3.1 委托人履行信托生效的义务82-83
  • 3.3.2 受益人信托报酬的支付义务83
  • 3.3.3 受益人赔偿损失、费用补偿的义务83-84
  • 3.3.4 不干涉受托人处理信托事务的义务84-85
  • 第四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中受托人的权利义务85-109
  • 4.1 受托人的权利85
  • 4.2 受托人的权利内容(一次信托下的受托人(业主委员会)的权利)85-89
  • 4.2.1 维修资金和共用部分的持有权85-86
  • 4.2.2 对外权利的行使权86-87
  • 4.2.3 违反共同利益行为的禁止请求权87-88
  • 4.2.4 决定续筹专项维修资金的权利88
  • 4.2.5 报酬请求权88-89
  • 4.3 一次信托下受托人(业主委员会)的义务89-96
  • 4.3.1 忠实义务89-91
  • 4.3.2 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91-92
  • 4.3.3 建筑物质量保修期间对建筑商或开发商行使的监督执行义务92-94
  • 4.3.4 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的义务94-95
  • 4.3.5 选任或解任二次信托受托人的义务95
  • 4.3.6 监督业主公约的实施义务95
  • 4.3.7 信托财产的分别管理义务95-96
  • 4.3.8 保存和向二次信托的受托人交付社区资料的义务96
  • 4.4 二次信托下共同受托人—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96-104
  • 4.4.1 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96-101
  • 4.4.2 物业服务企业的义务101-104
  • 4.5 二次信托下共同受托人—资金托管人的权利义务104-109
  • 4.5.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托管人的权利105-106
  • 4.5.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托管人的义务106-109
  • 第五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中信托监察人的权利义务109-113
  • 5.1 信托监察人的设置109-111
  • 5.1.1 信托监察人并非公益信托之专属109
  • 5.1.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中信托监察人设立的理由及效果109-111
  • 5.2 信托监察人权利义务111-113
  • 5.2.1 信托监察人的权利111
  • 5.2.2 信托监察人的义务111-113
  • 第六章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契约113-132
  • 6.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设立113-122
  • 6.1.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设立目的113
  • 6.1.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契约在时间上的特殊性113-114
  • 6.1.3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契约的设立114-116
  • 6.1.4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契约的主要内容116-117
  • 6.1.5 信托行为的外延117-122
  • 6.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契约的变更122-123
  • 6.2.1 受托人的变更122-123
  • 6.2.2 契约内容的变更123
  • 6.3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终止123-126
  • 6.3.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终止的事由123-124
  • 6.3.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终止的效果124-126
  • 6.4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契约的法律效力126-132
  • 6.4.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财产的范围126-127
  • 6.4.2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的用途127-129
  • 6.4.3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财产的公示129-132
  • 第七章 完善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的思考132-154
  • 7.1 创立住宅质量保障保险制度132-138
  • 7.1.1 住宅质量保障保险制度与专项维修资金的关系132-133
  • 7.1.2 住宅质量保障保险制度的历史回览133-135
  • 7.1.3 创设住宅质量保障保险制度的必要性135-138
  • 7.1.4 创设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宏观思路138
  • 7.2 现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及完善之管见138-154
  • 7.2.1 明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主体地位138-139
  • 7.2.2 增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监察人139-140
  • 7.2.3 修正由房屋开发商代收维修资金的规定140-141
  • 7.2.4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方式、标准之管见141-146
  • 7.2.5 关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续交146-147
  • 7.2.6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续交与业主大会147-148
  • 7.2.7 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修正建议148-149
  • 7.2.8 关于售后公房的专项维修资金149-151
  • 7.2.9 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制度上应有的理念151-154
  • 结论与展望154-161
  • 一、求证了我国民事信托发展的新领域154-155
  • 二、明确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信托法律属性155-156
  • 三、在信托法学基础理论上完善了限制性权利转移学说156
  • 四、住宅维修资金制度内的政府干预色彩156-157
  • 五、住宅维修资金二次信托下的法律关系构成157-158
  • 六、建立住宅建筑物质量保障保险制度的构想158
  • 七、政府在维修资金制度上的监督服务理念158
  • 八、针对现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158-159
  • 九、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法律制度的展望159
  • 十、本文存在的不足159-161
  • 参考文献161-165
  • 致谢165-166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近代信托法制浅论[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2 蔡庆辉;论我国信托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立法的完善[J];东南学术;1998年04期

3 张淳;《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的创造性规定及其评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公布执行后有关问题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2年05期

5 高传捷;;健全法制 弘扬文化 促进中国信托事业新发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余能斌,文杰;我国《信托法》内容缺陷管窥与补正思考[J];法学;2002年09期

7 郑京水;晚近英美信托法受托人制度的三维构造——兼评我国信托法相关规定之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马磊;正确理解《信托法》[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蔡唱;我国信托法之缺陷及补正[J];法律适用;2004年08期

10 闫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与我国船舶法律制度研究[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怀霞;;论信托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继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赵廉慧;;《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盛学军;;中国信托立法缺陷及其对信托功能的消解[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文杰;;论信托公示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兼评我国《信托法》第10条之规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符琪;;信托公司违反信托义务的民事责任及立法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吴弘;;信托法的信用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王艳梅;;信托——一种有效的资本运营制度安排[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薛智胜;王海涛;;论我国公益信托监察人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刘士国;高凌云;周天林;;信托登记法律问题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10 陈晓军;;公益信托监察人制度评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玉;解决信托法律冲突的建议[N];法制日报;2003年

2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孟昭君;我国信托法与英美信托法的差异[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记者 马翠莲;先行先试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N];上海金融报;2011年

4 秦炜;庞大救灾善款呼唤公益信托[N];证券日报;2008年

5 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专栏作者 陈宁远;中信信托借壳上市,信托业壮大之路还很漫长[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蔡概还;信托法的认识误区[N];法制日报;2001年

7 记者 王炽 王雷鸣;信托法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记者 陈芳 沈路涛;信托法:为信托业发展打造良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信托法:中国确立信托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王晓欣;信托业有法可依[N];金融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常照伦;两岸信托法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周欣欣;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倪受彬;国有资本信托运营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赵磊;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冯守尊;论信托的契约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朱小川;营业信托制度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石纬林;信托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白玉璞;信托受益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青;信托法受托人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赵睿;美国信托法谨慎投资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黄朔;避免信托重复课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瑞伟;信托法律制度在企业债务重组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宋燕;国有独资公司股东授权经营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中元;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温雅丽;从信托制度的历史演进看我国信托制度的完善[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周坤;信托模式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保军;金融机构受托理财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刘凡;金融机构委托理财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84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