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网络非法集资案件侦查研究——基于上海市司法案例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5 22:30
  非法集资犯罪作为金融领域的常发犯罪,长期侵扰着金融安全,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热潮的时代背景下,非法集资犯罪借助互联网技术完成行为代际演变,由以地亲、血亲为传播途径,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传统犯罪,转变为借助金融工具,以金融创新为合法外衣,面向资金量充足的被害人群体,以变相刚性兑付为犯罪模式的新型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现有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重点放置于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以网络犯罪的下位概念为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的研究逻辑,未揭示网络非法集资犯罪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完成犯罪演变的本质性特点。本文创新性地使用对比研究法,以传统非法集资犯罪为对照样本,研究发现传统非法集资犯罪采用“类证券发行”的经营模式,而网络非法集资犯罪则以“类银行业务”为经营模式,以此为核心明确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的概念内涵;再以实证研究的视角,解构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环节,以样本分析、归纳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的流程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网络非法集资案件对侦查活动的影响,具体为启动侦查不及时、侦查取证面临困境等侦查办案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初查思路调整、侦查措施规范等针对性对策。具体分为四大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概述
    第一节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概念界定
        一、非法集资犯罪概念
        二、非法集资犯罪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三、网络非法集资犯罪概念
    第二节 传统非法集资犯罪与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的对比
        一、经营模式的不同
        二、信用背书机制的不同
第二章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特征分析
    第一节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设计犯罪模式”环节的特征
        一、犯罪企业的系列化建立趋势
        二、金融工具的债权化选择倾向
        三、经营模式的虚拟化运营策略
        四、犯罪工具的模板化设计思路
    第二节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取信社会公众”环节的特征
        一、公司形式的合法性
        二、名目设计的实时性
        三、宣传媒介的权威性
        四、行为性质的欺骗性
    第三节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吸纳资金”环节的特征
        一、被害群体的固定化
        二、下级团伙的运营实体化
        三、犯罪产业链的交集
    第四节 网络非法集资犯罪“维持假象经营”环节的特征
        一、犯罪平台间“资金拆借”现象常见
        二、犯罪平台接盘运营的策略性突出
第三章 网络非法集资案件侦破难点
    第一节 侦查启动不及时
        一、初查工作的犯罪识别效率低
        二、线索来源机制的不完善
    第二节 侦查取证困境
        一、缺少类案侦查经验借鉴
        二、案件事实查证不全面
        三、犯罪团伙属性不明确
    第三节 侦查措施面临法律困境
        一、司法会计结论存疑
        二、电子数据鉴定采信度不高
    第四节 侦查终结任务完成度不高
        一、侦查目标片面化
        二、 涉案资产追回难度高
第四章 网络非法集资案件侦防对策
    第一节 注重初查工作成效
        一、构建以犯罪风险为核心的初查理论
        二、加强公安在初查线索发现上的主动性
    第二节 调整案情分析方法与思路
        一、以科技手段提升案情分析效率
        二、关注案情分析与侦查开展的关系
    第三节 适时调整侦查工作重点
        一、树立全局性侦查思维
        二、确定基础侦查的工作重点
        三、确定深入侦查的工作重点
    第四节 拓展侦查取证思路
        一、以刑法规制为大致取证方向
        二、以犯罪人行为逻辑为取证思路
        三、以图示法为证据审查方法
    第五节 做好侦查措施的规范性
        一、注重“账户-人”对应关系的验证
        二、做好犯罪资产清算
    第六节 建立部门间常态化协作机制
        一、使用多元化管控力量
        二、合理分配部门管控范围
        三、完善涉案资产查控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97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97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6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