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立法中的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2022-12-05 02:22
  法律要体现人民的意志,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贯彻民主原则,实现立法民主化,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以充分集中民智和反映民情民意。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还应当逐渐使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途径和形式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这也是民主立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立法的探索之路,立足立法参与理论,从与国外立法实践的比较分析中寻求构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机制的可行性。通过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分析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实践所面临的困境,明确构建我国公众参与立法机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更好地构建我国的公众立法参与机制有所帮助。具体来说,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什么是立法、什么是公众参与的解释,引出公众参与立法的涵义,分析公众参与立法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功能,并对立法参与权及公民参与立法的形式等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通过对美国、日本的公众对于立法过程实践参与的分析,总结了国外相对成熟的立法公开、立法听证等制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众参与立法的内涵
    第二节 公众参与立法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功能
    第三节 公民参与立法的形式
第二章 国外公众参与立法制度考察
    第一节 美国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
    第二节 日本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
    第三节 国外公众参与立法分析
第三章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现状
    第三节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我国公众参与立法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完善
    第一节 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
    第二节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完善立法公开制度
    第四节 完善立法听证制度
    第五节 建立公众代言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建立地方立法质量评估制度的意义[J]. 杜莉.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2]关于健全立法听证程序的几个问题[J]. 崔英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1)
[3]关于立法后评估的几点思考[J]. 汪军花.  江淮法治. 2008(22)
[4]对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制度完善的思考[J]. 江晖.  法制与社会. 2008(27)
[5]立法听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众利益表达制度[J]. 黄信瑜.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8)
[6]甘肃尝试“公民立法”[J]. 韩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07(38)
[7]国外议会促进公民参与的几种途径(上)[J]. 艾志鸿.  山东人大工作. 2006(10)
[8]美国国会立法程序研究——以两党作用为视角[J]. 张丽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05)
[9]关于我国公民参与立法的几种形式[J]. 万其刚.  民主. 2005(11)
[10]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J]. 方世荣.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5)

硕士论文
[1]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王国栋.西北大学 2002
[2]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姚岳绒.华东政法学院 2003
[3]论行政立法程序中的公众参与机制[D]. 刘永林.中国政法大学 2006
[4]论立法公开[D]. 王志霞.北方工业大学 2007
[5]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立法模式及其走向[D]. 张东伟.郑州大学 2007
[6]公众参与立法问题研究[D]. 杨林.厦门大学 2007
[7]论我国的公众立法参与机制[D]. 魏文玉.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0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70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