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6-10-29 12:53

  本文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4年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王云峰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 GBC)是胆囊最常见和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胆囊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其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于晚期,从而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因此,GBC的早期诊断是很重要的。目前,胆囊癌的诊断主要依靠非侵入性的辅助影像学检查和创伤性检查,如腹腔镜检查和活检。然而,尚缺乏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GBC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价。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242(CA242)和糖类抗原199(CA199)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诊断,如肝癌,胃癌,大肠癌和胰腺癌。然而,当这些标志物用于胆囊癌的诊断时,诊断结果却不一致。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过表达或内质网蛋白29(ERp29)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早期检测胆囊腺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因此,我们推测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使用能否避免不一致,从而提高对胆囊癌诊断的敏感性。 胆囊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为了实现全面和准确认识胆囊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情况,人们已经进行了巨大的努力,来探索更有效的临床预测方法。但是,由于经济与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所有个体的肿瘤相关指标系统全面地检测,因此,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和CEA联合检测是否可以增加GB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胆囊癌患者生存和复发的临床预后因素。 [研究方法] 通过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检验中心,采用电化学免疫仪对234例入选本研究受试者血清CA199、CA242、CA125和CEA水平进行检测。其中包括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之间就诊于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GBC患者7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和78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以及78例在同一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正常对照人群。正常参考值如下:CEA≤10μg/l, CA125≤35U/ml, CA242≤15U/ml和CA199≤39U/ml。并在术前和术后对CA199、 CA242、CA125和CEA血清检测水平和阳性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所有患者的肿瘤大小、血清CA199、CA242、CA125和CEA的检测值、术后生存时间均输入数据库。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χ2检验。ROC曲线用于上述指标对于GB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评估。并对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包括生存时间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来评估影响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研究结果] 1.健康对照组与胆囊良性疾病组之间在CA199、CA242、CA125和CEA四种标志物平均血清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BC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在CA199、CA242、CA125和CEA四种标志物平均血清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胆囊癌组患者中血清CA199、CA242、CA125和CEA水平在年龄和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胆囊癌组患者血清CA199、CA242、CA125和CEA水平在GBC位于胆囊颈部者明显高于胆囊癌位于胆囊底部者。此外,胆囊癌组患者血清CA199、CA242和CA125水平在GBC的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和分化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2.根据GBC患者的不同临床分期阶段对四个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分析表明,CA199、CA242和CA125的敏感性随着胆囊癌临床分期的进展逐渐升高。胆囊癌组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和CA125水平在病理分期ⅣA,IVB期与Ⅱ期之间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单个肿瘤标志物诊断胆囊癌时,CA199的敏感性最高(72.7%),而CA242的特异性最高(98.7%)。CA242可被视为GBC在早期阶段浸润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联合检测CA199、CA242和CA125时诊断准确率最高(69.2%)。联合检测可以提高GBC诊断的特异性,但不能改善诊断的敏感性。CA199和CA242诊断敏感性随GBC生长阶段的进展和淋巴结远处转移而增高(P0.05)。 3.78例GBC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30例患者术后完整随访1年,其中6例患者出现复发,24例没有出现复发。在术后6个月时,胆囊癌复发组患者血清CA199、CA242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1)。非复发组患者血清CA199、CA242和CA125水平较术前胆囊癌组患者明显降低,并具有临床上的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胆囊颈部胆囊癌和血清CA199表达水平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研究结论] 1.血清CA199、CA242和CA125的表达水平对于评估胆囊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监测复发和评价肿瘤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和CA125表达水平对GBC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3.CA242可作为诊断GBC早期阶段浸润的肿瘤标志物。 4.胆囊颈部胆囊癌和血清CA199表达水平是影响胆囊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5.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llika Tewari;Raghvendra R Mishra;Hari S Shukla;;Salmonella typhi and gallbladder cancer:report from an endemic reg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年05期

2 赵化波;刘会春;王永森;;RNA激活技术上调p21~(WAF1/CIP1)基因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J];肝胆外科杂志;2012年03期

3 高峻;韩殿冰;张朝;;胆囊癌临床研究进展[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年02期

4 韩晓玲;陈汉荣;郑树卿;张红志;庞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5 徐立宁;左石;王剑明;罗剑;刘民锋;郭伟;董泾青;邹声泉;;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附56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6 吕校平;司芩;;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年02期

7 王向明;黄文鑫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双期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8期

8 刘颖斌,刘付宝,彭淑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范围、术式选择及评价[J];实用肿瘤杂志;2005年01期

9 苏明;赵欣;;肿瘤标记物CA19-9、CEA、AFP和CA125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武警医学;2008年10期

10 洪德飞;彭淑牖;;胆囊癌合理根治术的决策依据和疗效评价[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华伟;RNAi抑制人胆囊癌VEGF基因表达及其对胆囊癌细胞生长与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发;朱存如;;原发性胆囊癌12例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陈光,张坤,王磊;胆囊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附33例报告)[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3 王非;胡江;梁鲁;李明章;金衍波;宋晓彪;;胆囊炎的研究现状[J];包头医学;2012年02期

4 彭可雨;梁汉欢;邹亚毅;;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6期

5 唐广山;刘金有;周光礼;马林;杨跃建;;原发性胆囊癌的MRI与B超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1期

6 闫峥峥;于跃利;邢君;;Syndeca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09年19期

7 罗丽霞;马晓强;;原发性胆囊癌35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28期

8 徐东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45例意外胆囊癌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5期

9 陈正阳;杨春华;;原发性胆囊癌22例误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11期

10 冯飞灵;刘辰;谭蔚锋;邱应和;易滨;姜小清;;胆囊癌侵犯胆管导致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程剑;人胆囊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强;ZnO、MnO_2、氧化硅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黄海林;胆囊癌组织相关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4 谈燚;胆囊癌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AnnexinA3-miRNA对胆囊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曲华伟;RNAi抑制人胆囊癌VEGF基因表达及其对胆囊癌细胞生长与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红艳;肝螺杆菌感染不同品系小鼠模型的建立以及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齐晓伟;WT1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8 熊力;TGF-β1诱导胆囊癌EMT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NT5E和FcGBP的临床病理意义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9 沈健;人胆汁中潜在的胆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及相关蛋白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10 秦琪;daRNA上调WT1基因表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民;靶向c-myc基因小RNA干扰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运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一凡;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少华;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肝门部胆管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吴新权;抵抗素体外对人胆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5 丛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余森龙;223例胆管癌诊治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希伟;乙肝与胆囊胆固醇息肉相关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望;胆囊癌多种影像学对照及外科手术切除可行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良军;nm23-H1和MMP-2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银全;原发性胆囊癌癌组织中DC的浸润和IL-10表达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遇玲;李名扬;郭余龙;;RNA干扰机理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2 张鹏辉,涂植光,杨明清,黄文方,邹琳,周亚莉;RNA干扰技术靶向hTERT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J];癌症;2004年06期

3 刘丹;陶泽璋;肖伯奎;陈始明;池花明;;短发夹RNA沉默hTERT基因对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J];癌症;2006年01期

4 曹晓静;李增鹏;仲召阳;戴楠;李梦侠;王阁;王东;;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联合诊断胰腺癌判别函数的建立和应用[J];重庆医学;2007年19期

5 倪春;张才全;;siRNA分子选择性的导入靶组织细胞的方法[J];重庆医学;2007年24期

6 何晓清,宗方,吴金香,宗金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年09期

7 陈霞,李东方,曾新群,张艾,李宁,张兰花;CT与超声对胆囊癌诊断的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9期

8 任雨笙,崔芳,陈强,贾国良,王增禄,张英起,吴宗贵;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氨基酸组成和等电点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秦将均;施玉森;;螺旋CT多期增强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4期

10 李贺;孟庆文;吕平;马保华;鄢志强;;细菌载体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海军;VEG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常新忠;人胆囊癌裸鼠原位模型的建立、单克隆细胞株的分离及双自杀基因体内外杀伤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霞;蛋白质序列比较中的图形表示及其相似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夏一忠;通过原位移植建立人肿瘤裸鼠转移模型建立高转移细胞株[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3 郑钧丰;四种病毒载体对人成纤维细胞转染效率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柳菁筠;生物序列进化树的构建[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威,程书榜;胆囊癌28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吴英,斯琴,苏亚菲;胆囊癌的超声诊断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3 杨彪;胆囊癌术后长期存活2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2001年06期

4 潘江华,童晓春,黄关立;胆囊癌29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10期

5 汤华,阮永征;胆囊癌12例诊治体会[J];中原医刊;2001年02期

6 苗新泉;胆囊癌45例诊治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袁本双,赵建军;胆囊癌的诊断[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8 张耀斌,司继林;胆囊癌2例报告[J];陕西肿瘤医学;2001年02期

9 许伯平;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10 黄开红,黄志清,李海刚,曾韵洁;胆囊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婉媛;袁锦芳;毛枫;王文平;;胆囊癌的超声漏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张海锋;;浅谈双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小红;马胜林;钟海均;;胆囊癌的综合治疗进展[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泽;孙媛媛;于凤海;胡和平;;胆囊癌100例临床及组化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汤焕亮;曹浩强;费建国;;胆囊癌的超声漏误诊分析[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陶云年;张文奇;王善军;王和平;夏龙飞;;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崔云甫;;胆囊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升平;王俊;梁哲昭;;胆囊癌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及其临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陆秀伟;谢筱晞;徐莉萍;邓海旋;张裕超;;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层螺旋CT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霍苓;陈敏华;廖盛日;严昆;黄信孚;;体表超声对胆囊癌分期诊断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主任 宋天强;[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胡德荣;[N];健康报;2014年

3 记者 唐闻佳;[N];文汇报;2014年

4 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14年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吴叶青 蒋廷玉;[N];新华日报;2005年

7 北京友谊医院 王润华;[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王丽;[N];科技日报;2007年

9 王润华;[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沙文茹;[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林;胆囊癌组织相关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宗华杰;人重组TRAIL治疗胆囊癌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谈燚;胆囊癌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AnnexinA3-miRNA对胆囊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云峰;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D];山东大学;2014年

5 曲华伟;RNAi抑制人胆囊癌VEGF基因表达及其对胆囊癌细胞生长与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石程剑;人胆囊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海军;VEG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徐立宁;p16-Rb-HDAC1-E2F1对胆道癌的生长作用及其蛋白信号传导通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冯雪冬;肿瘤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胆囊癌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袁源;miRNA-145在胆囊癌发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鸣;102例胆囊癌临床与预后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刘学青;80例胆囊癌诊疗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 朱锦辉;胆囊癌肝转移模型建立及高转移细胞亚群的筛选[D];浙江大学;2006年

4 马继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5 任刚;胆囊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病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孔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D];浙江大学;2008年

7 陈望;胆囊癌多种影像学对照及外科手术切除可行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史永平;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文骝;69例胆囊癌治疗效果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2年

10 李辉宇;中期因子蛋白在胆囊癌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和预后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7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