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

发布时间:2016-11-22 16:22

  本文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中医、中西医结合干预术后随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2009年

我国输卵管介入再通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周伟生  严英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一般状况,以客观评价其临床可靠性和真实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分别按1997至2000年、2001至2004年、2005至2008年3个时间段对不同设计类型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分类。由2名评阅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评阅者的评价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参照Jadad评分量表,计算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文献的Jadad得分。对RCT和CCT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法、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比较、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与失访、结论推导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临床治疗性文献157篇,其中叙述性研究127篇,RCT和CCT文献30篇,RCT文献25篇,CCT文献5篇。2名评价者间Kappa值为0.85,P0.05,说明评价的一致性较好。RCT文献中,Jadad量表评分为0分者2篇,1分者15篇,2分者8篇。RCT和CCT纳入与排除标准明确者9篇(30.0%),疗效标准明确者12篇(40.0%),随机方法明确者4篇(13.3%),样本量≥60例者27篇(90.0%),有基线可比性者14篇(46.7%),仅1篇提到采用单盲法(3.3%),交代统计学方法的有17篇(56.7%),交代随访者13篇(43.3%),交代失访者4篇(13.3%),有14篇(46.7%)的推导方面同时考虑了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结论:我国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临床治疗性文献总体研究的质量不高,证据的可信度级别较低,质量上与循证医学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分类号】:R711.6
【正文快照】:

我国输卵管介入再通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周伟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510405 @严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510405目的:了解我国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一般状况,以客观评价其临床可靠性和真实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分别按1997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循证医学”栏目征稿[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2 孙明兰;;循证医学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2期

3 ;第五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第一轮会议通知[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年07期

4 ;2011年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评价和解读方法学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5 ;2011年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评价和解读方法学研讨会通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年04期

6 李蓉;乔杰;;助孕技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和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8期

7 赵婧;张毅;;性传播疾病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8期

8 刘嘉茵;倪丽莉;;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策略和流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8期

9 张炜;夏和霞;;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和流行病学[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8期

10 唐春霞;;循证医学与医院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生;严英;;我国输卵管介入再通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2 胡大一;;贯彻循证医学原则,重视心血管病的防治[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波;詹思延;;从循证医学到循证营养[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钱燕;;循证医学在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阳小雅;;循证医学理念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汴生;;衰老循证医学的特点[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云海;高秀;徐丽梅;吴甫民;肖跃飞;;普及循证医学,全面提高我国肾脏病的防、治、研水平[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杨卫彬;;循证医学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的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吉耀;;肝病临床研究中循证医学的应用[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张传清;;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运用[A];2005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曹永兴;[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庄愉;[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王吉耀;[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薛建兰;[N];健康报;2002年

6 文广;[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李银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记者 周芳;[N];吉林日报;2010年

9 李崇剑 徐耕;[N];健康报;2001年

10 陈晓红;[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利;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循证医学工作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李绍钦;中医络病理论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邹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卫生技术评估[D];四川大学;2004年

4 于存海;“腰部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5 侯传云;CD147及RECK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6 万毅;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语义模型与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周金山;针刺对晚期妊娠大鼠子宫运动调节的机理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8 唐彦;中药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ADHD)的系统评价、证治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杨红;《伤寒论》112方现代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王俊文;中医微观辨证研究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构想及其在肝纤维化诊断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输卵管性不孕中医现代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吴翠萍;输卵管性不孕中医、中西医结合干预术后随访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青;穴位注射配合补肾化瘀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庄雪仪;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5 苏丽霄;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6 严青利;传染病学循证医学文献的计量学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姜剑;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袁静;视疲劳综合征相关发病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高玉杰;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学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程玲;盆腹腔炎性粘连与免疫相关的研究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中医、中西医结合干预术后随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86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