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洛索洛芬钠巴布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3-02-10 17:21

【摘要】:背景 洛索洛芬钠(Loxoprofen Sodium)是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属环氧化酶(COX)抑制剂,与环氧化酶结合,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G),发挥镇痛、消炎作用。临床上用于骨性关节炎、肌肉疼痛以及创伤引起的肿胀、疼痛等骨骼肌肉疾病。目前国内主要有普通片剂、普通胶囊等口服制剂,无经皮给药制剂。口服给药,其代谢产物可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胃肠道副作用。经皮给药制剂可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考虑将其制成经皮给药剂型。 目的 巴布剂具有载药量大、保湿性好、起效快、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因此,为更好的开发其临床应用,本文开展了洛索洛芬钠巴布剂药学研究。 方法 1.考察了洛索洛芬及其钠盐的理化性质。 2.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主要基质材料,以压延涂布法为制备工艺,以经皮累积渗透量和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评价指标,,以粘着力和感官为参考指标进行筛选,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巴布剂的处方。 3.建立体外透皮实验和体外释放实验方法及HPLC法测定方法。 4.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质量通则要求,开展了巴布剂的性状、pH值、含量测定等初步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 5.采用HPLC法-MS/MS分析血药浓度,开展家兔体内洛索洛芬钠巴布剂初步药动学研究。 结果 1.洛索洛芬及其钠盐在pH7.4PBS缓冲液中溶解度最大;洛索洛芬油水分配系数为15.9272,logP值为1.2021;说明洛索洛芬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提示可能需要采取适当促渗透方式提高药物经皮吸收。 2.正交设计确定了巴布剂的制备处方和工艺,即最优基质处方NP700:6.5g、PVPK90:1g、CMC-Na:3g、甘油:40g、甘羟铝:0.07g、酒石酸:0.7g、0.5%月桂氮卓酮、10%1,2-丙二醇。采用压延涂布法为制备工艺。 3.体外透皮实验,以HPLC法测定洛索洛芬钠含量,以峰面积对浓度作线性回归,得到洛索洛芬钠标准曲线方程为:A=87.604×C-49.182, R=0.9995,线性范围为8μg/ml~120μg/ml,洛索洛芬钠平均回收率在99%~101%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 4.体外释放度实验,以HPLC法测定洛索洛芬钠累积释放量,以峰面积对浓度作线性回归,得到洛索洛芬钠标准曲线方程为:A=85.743×C+1.1615,N=6,R=0.9997,线性范围为1.5μg/ml~10.5μg/ml,洛索洛芬钠平均回收率在99%~101%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 5.HPLC法测定洛索洛芬钠巴布剂含量,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A=88.988C-7.97,R=0.9999,线性范围为20μg/ml~80μg/ml,洛索洛芬钠平均回收率在98%~102%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 6.HPLC-MS/MS法分析血药浓度,以峰面积比值Ai/As对药物浓度Ci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i/As=0.2528Ci-0.0329,r=0.9994,线性范围为10ng/ml~400ng/ml。洛索洛芬钠平均回收率在65.97%~77.80%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给药剂量为10g的洛索洛芬钠巴布剂的AUC_(0→96)为1135.96±63.54ng/ml*h,MRT_(0-t)为12.46±1.23h,C_(max)为95.61±9.89ng/ml,t_(1/2z)为10.00±1.09,T_(max)分别为1.70±0.27h。 7.安全性评价表明,洛索洛芬钠巴布剂无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提示洛索洛芬钠巴布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8.初步稳定性研究表明,巴布剂外观、pH、含量和经皮渗透量、体外释放度以及有关物质测定,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文通过对洛索洛芬钠理化性质研究,以洛索洛芬钠为水溶性模型药物,制备洛索洛芬钠巴布剂。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钠NP700为骨架,聚维酮K90、羧甲纤维素钠为增黏剂,明胶为成膜剂,制备洛索洛芬钠巴布剂,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所得制品在体外2h释放基本完全。经巴马香猪离体皮肤试验表明,其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处方中采用复合渗透促进剂的巴布剂累积透过量,显著高于不含渗透促进剂的空白组和含单一渗透促进剂的巴布剂组。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制品在30℃、相对湿度60%环境放置6个月,粘附性、含量、体外释放度、透皮性能等无显著改变。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平均滞留时间达到12.46h,具有较好开发经皮给药制剂应用前景。安全性评价表明,洛索洛芬钠巴布剂没有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提示洛索洛芬钠巴布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洛索洛芬钠适合制备经皮给药制剂,为洛索洛芬钠在治疗骨骼肌肉疾病方面提供新的给药剂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944.9
【目录】: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洛索洛芬及其钠盐理化性质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洛索洛芬钠巴布剂的处方及工艺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索洛芬钠巴布剂的质量评价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索洛芬钠巴布剂的安全性评价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索洛芬钠巴布剂在家兔体内的初步药动学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及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穗,陈胜辉,曾婷婷;均匀设计法在筛选巴布膏剂基质处方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01年02期

2 汪付田;柳海平;;均匀设计法筛选复方当归巴布剂的基质处方[J];西北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3 王芳;宋霄宏;赵斌;;透皮吸收促进剂在巴布剂中的应用及研究[J];中国药业;2008年13期

4 颜锋;李伟华;赵安敏;陈越;王顺福;;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用正交实验法对巴布剂基质配比的研究[J];中成药;1992年09期

5 贾伟,高文远,王涛,刘云斌,薛京,肖培根;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01期

6 王建新,郭力,李令媛;如意巴布剂中透皮促进剂的筛选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02期

7 徐道明;郭海英;张丽丽;;创伤及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2011年02期

8 夏金兰,蒋海明,聂珍媛;透皮给药制剂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刘淑芝,费虹,汤亚池,郭春燕,张蔚君;中药巴布剂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张燕堂;张颖;李森浩;;巴布剂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柏林;刘春霞;杨文祥;田辉;孙凡中;马弋;向继洲;;复方竹节参胶囊的毒理学试验[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6期

2 胡燕平;王欣;宋捷;张旻;王秀文;李波;;五味子水煎剂的遗传毒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4期

3 张旻;刘晓萌;宋捷;胡燕萍;王秀;李波;;五味子水浸提液对SD大鼠胚胎和胎仔的发育毒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3期

4 王兰;张永东;梁涛;罗雁;郭红云;张晓文;;独一味胶囊对大鼠动脉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4期

5 王珍;董梁;李家春;萧伟;谢彩香;黄林芳;王振中;;茯苓产地适宜性分析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6 于晓亮;王建华;;木瓜属植物果实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7 张相美;薛正莲;江荣珍;;一株林肯链霉菌变种生理特性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陈衍智;李萍萍;;中医药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9 程子洋;王成永;;酒制木瓜炮制工艺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10 彭耀;;中药饮片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学宏;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免疫学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会涛;《水产饲料生产良好操作规范》(GMP)技术管理体系构建与生产示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姜登钊;中药百部归经的研究及其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延妮;珠子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生书晶;何首乌芪合酶基因(FmSTS)的克隆、鉴定及转化拟南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孟庆霞;透射光谱成像技术在中药鉴定及快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付英杰;阿胶低肽及其制剂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波;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胡荣;白芷中欧前胡素提取分离及主要药效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浩;秦巴山区虎杖中产白藜芦醇(苷)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文平;四川绿茶苦涩味偏重成因分析及降低苦涩味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燕;不对称Simmons-Smith反应合成S-(+)-2,2-甲基环丙烷甲酸甲酯[D];郑州大学;2010年

4 罗传军;含氮氧有机物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马伟峰;2-甲氧基雌二醇口服制剂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胡殿丽;木蝴蝶总黄酮提取工艺和脂肪酸成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温媛媛;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汪金菊;HPLC-FLD法检测鸡体内阿奇霉素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周凡;中草药提取物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瑜;红芪种子质量标准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92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