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颅底凹陷症患者齿状突复位效果的中期随访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7 19:49
  目的评价哈罗氏架牵引联合术中复位齿状突结合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中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3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哈罗氏架渐进性牵引复位2-4周,术中在持续牵引下对齿状突进一步复位,并加行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分别于牵引前、牵引后、术后及随访行CT检查并测量以下指标:寰齿间距、齿状突顶端距麦氏线距离、颅颈交界区的椎管宽度、延髓颈髓角、C2-7前凸角、枕骨-C2前凸角,按视觉疼痛量表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分,并记录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3例患者中,男23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34岁,随访时间48-112个月,平均62.53±13.74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73.6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3.28ml。所有患者的齿状突均得到良好复位。单纯哈罗氏架牵引可将齿状突在水平和矢状面复位50%以上,联合术中复位结合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稳定齿状突,使齿状突水平复位率为84%,矢状面复位率为95%。哈罗氏架牵引前疼痛评分7.45(5-9)分,牵引后7.61...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根据CT扫描进行影像学评价寰齿间距(A):寰椎前弓至枢椎齿状突的距离;齿状突顶端至麦氏线距离

图1根据CT扫描进行影像学评价寰齿间距(A):寰椎前弓至枢椎齿状突的距离;齿状突顶端至麦氏线距离

图1根据CT扫描进行影像学评价寰齿间距(A):寰椎前弓至枢椎齿状突的距离;齿状突顶端至麦氏线距离(B):;颅颈交界区的椎管宽度(C):齿状突后枕骨大孔的前后径;延髓颈髓角(D):上颈髓腹侧与延髓腹侧之间的夹角;C2-C7前凸角(E):颈2和颈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


图1牵引前后及术后疼痛评分(0-10)和JOA(0-17)评分注:*术后与牵引前疼痛评分和JOA评分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牵引前后及术后疼痛评分(0-10)和JOA(0-17)评分注:*术后与牵引前疼痛评分和JOA评分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牵引前后及术后疼痛评分(0-10)和JOA(0-17)评分*术后与牵引前疼痛评分和JOA评分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结果53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牵引前后以及术后各项影像学参数比较见表2。,单纯哈罗氏架牵引可将齿状突在水平和矢状面复位50%以....


图21例55岁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男性患者术前矢状位CT和MRI显示

图21例55岁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男性患者术前矢状位CT和MRI显示

图21例55岁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男性患者术前矢状位CT和MRI显示寰枢椎脱位、寰椎枕骨化、颅底凹陷、椎管狭窄(*)。哈罗氏架牵引后,CT平扫显示超过50%的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几乎完全复位。后路枕颈复位固定融合术后,CT和MRI显示颅底凹陷....


图3小脑扁桃体疝和脊髓空洞症患者行额外的枕骨大孔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后MRI显示

图3小脑扁桃体疝和脊髓空洞症患者行额外的枕骨大孔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后MRI显示

图3小脑扁桃体疝和脊髓空洞症患者行额外的枕骨大孔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后MRI显示病灶较术前缩小。2.4并发症发生情况53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9例患者在哈罗氏架牵引初期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给予观察,未作特殊处理,1-2天后症状自行消失。1例68....



本文编号:3940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940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