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1:01

  本文关键词: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索相对稳定性强,一致性好,新生血管丰富、瘢痕组织厚实的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5只(45只眼)分为:外直径10mmm、内直径4mm单层环形滤纸片角膜碱烧伤20s组(A组,15只),外直径10mmm、内直径4mm环形滤纸片角膜碱烧伤40s组(B组,15只),直径10mm圆形滤纸片角膜碱烧伤40s组(C组,15只),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滤纸片,分别烧灼实验兔A、B、C三组,术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实验兔结膜充血水肿、炎症情况,角膜透明度、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及角膜新生血管(CNV)长度及面积情况,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1.形态学观察:第一个月结膜混合充血水肿重,A组较B组程度轻,B组与C组结膜混合充血水肿程度无明显形态学差异;第二个月结膜轻度充血;第三个月结膜形态趋于稳定状态,B组、C组结膜存在不同程度畸形。结膜趋于稳定状态,炎症消退。此状态下的结膜已经处于修复稳定期。2.角膜混浊度作为定量指标:三组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浑浊,第二月浑浊程度总体低于第一月,第三个月角膜浑浊度趋于稳定。在烧灼方式、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角膜浑浊程度提示:C组最好、B组次之、A组最轻。3.角膜溃疡率、穿孔率、新生血管诱导率:角膜碱烧伤后第一个月,A、B、C三组角膜溃疡发生率、角膜穿孔率和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B组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碱烧伤后第二个月,角膜溃疡发生率和角膜穿孔率B组高于A组(P0.05),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B组和C组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碱烧伤后第三个月,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C组高于B组(P0.05)。4.角膜新生血管长度、面积作为定量指标:各组建模成功后,第一个月血管自角膜缘长入角膜中央,血管长度大小不等,毛细血管比较丰富,颜色鲜红,血管纹理不清晰;到第二个月时,毛细血管较丰富,颜色较第一个月变淡,血管纹理较清晰;第三个月时,部分毛细血管形成清晰的纹理,接近正常毛细血管管形态,生长趋于稳定。A、B、C三组在不同时段对角膜新生血管长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时B组与A组以及B组与C组之间新生血管长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三组中B组角膜烧伤后的总体新生血管长度高于A组,C组高于B组。[结论]1.运用B组外直径10mm、内直径4mm环形滤纸片,烧伤40s与C组直径10mm圆形滤纸片烧伤40S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可植入人工角膜的碱烧伤动物模型,且可统一模型的烧伤程度,实验处理因素标准化。2.观察A、B、C三组三个月,比较各组碱烧伤角膜瘢痕厚实程度、溃疡率、穿孔率、CNV长度及面积,证实B、C组合格率大于50%,此两种方法都适合用于可植入人工角膜碱烧伤模型的角膜瘢痕条件。3.A、B、C三组到第三个月结膜充血、炎症修复趋于稳定,角膜瘢痕化,CNV长度及面积趋于稳定,此时期角膜碱烧伤模型是植入人工角膜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 动物模型 白兔 新生血管 角膜瘢痕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32;R779.6
【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引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18
  • 结果18-25
  • 讨论25-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综述33-41
  • 参考文献38-4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1-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京华;陈艳艳;刘常明;张熠昭;王慧;;b-FGF,VEGF在碱烧伤大鼠角膜中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关系[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7年02期

2 高晓唯,刘玉清,,楼月芳,奚寿增,冯伟华;内毒素诱导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年12期


  本文关键词: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12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9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