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包法利夫人”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8 03:56
  西方文学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法国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流传到了中国文坛。其中“包法利夫人”这个享誉世界的经典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不断地流传、吸收和变异,从而衍生出诸多“中国化”后的“包法利夫人”形象。基于此,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研究进行补充与完善。论文首先通过对“包法利夫人”形象在现代中国的流传的梳理,理清了福楼拜及《包法利夫人》在现代中国早期传入情况、“包法利夫人”形象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情况,见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其次,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作家丁玲笔下的莎菲女士、阿毛姑娘,李劼人笔下的蔡大嫂三个典型形象为例,来分析“包法利夫人”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文本接受与受容表征,通过文本之间的对比分析,可见“包法利夫人”与中国现代作家创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交互关系;最后,主要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从形象、时代与作家作为切入点,阐释“包法利夫人”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接受的内在逻辑。本文旨在通过“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接受研究,为“包法利夫人”形象及中国现代小说接受的相...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包法利夫人”形象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包法利夫人”形象在现代中国的流传
    2.1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的早期传入
        2.1.1 对福楼拜的引进: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
        2.1.2 对《包法利夫人》的引进:自然派小说的表率
    2.2 “包法利夫人”形象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概述
        2.2.1 作品的翻译与重译:李劼人、李青崖、李健吾
        2.2.2 评论家的多维阐释:李健吾、李劼人、苏雪林
        2.2.3 基于作品的再创作:茅盾、丁玲、李劼人、张资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包法利夫人”形象的文本接受表征
    3.1 丁玲:对反叛精神与精神焦虑的延承
        3.1.1 相似的反叛精神
        3.1.2 共通的精神焦虑
    3.2 李劼人:对人物构思与大胆情欲的临摹
        3.2.1 相仿的人物构思
        3.2.2 类似的大胆情欲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包法利夫人”形象的文本受容表征
    4.1 丁玲:对爱情观念与城市渴望的改写
        4.1.1 放纵情感与理性警惕
        4.1.2 纯粹直接与徘徊犹豫
    4.2 李劼人:情绪主导与务实人生的反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包法利夫人”形象接受的内在逻辑
    5.1 形象的启发与召唤:拒绝道德判断与现代精神的延续
    5.2 时代的变革与诉求:积极引进到感性描摹到理性写实
    5.3 作家的期待与创新:精神上的契合与审美经验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的流传与接受年表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01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901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