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双面新世界:论《美丽新世界》中的乌托邦—反乌托邦张力

发布时间:2023-02-03 11:53
  二十世纪英国小说《美丽新世界》是作者赫胥黎对于未来六百年的畅想,书中描绘了一个科技发达、社会稳定、享乐至上的未来世界。1932年,该作甫一问世即引起社会各界热烈讨论。如今时过境迁,消费社会的来临和铺天盖地的大众媒体让小说和现实之间有了更强的互文关系,《美丽新世界》也因此从未淡出学术研究的视线,并同扎米亚京的《我们》以及乔治·奥威尔的《1984》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个人理解上的乌托邦,往往掺杂评论者的主观判断:一个人的乌托邦蓝图对另一人来说可能成为反乌托邦的梦魇。从文学类型上看,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绝不能混为一谈。乌托邦文学源远流长,反乌托邦文学在经历了二十世纪的迅速发展之后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传统,它们各自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过由于二者发展上的渊源,乌托邦小说和反乌托邦小说都有着或强或弱的乌托邦-反乌托邦张力。《美丽新世界》诞生于一战和二战之间,时局复杂微妙,随后的二战和冷战等重大事件更是改变了优生学等社会话题上的话语色彩。相比其他反乌托邦作品而言,复杂背景下产生的《美丽新世界》具有更强的含混性和更多的解读可能,有着更强的乌托邦-反乌托邦...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
中文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 Utopia-dystopia tension and stylistic ambivalence
    1. The inevitable ambiguity of a literary utopia
    2. The shift of narrative focus
    3. Narrative space
    4. Tone
Chapter Ⅱ Utopia-dystopia tension and the changing historical discourses
    1. Eugenics
    2. Totalitarianism
    3. Fordism
Chapter Ⅲ Echoing the tension: England and America
    1.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and American specter
    2. The utopian tendency and English nostalgia
    3. The dystopian tendency and American cultur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优生运动的背景、发展与影响[J]. 张鹏,李张兵.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8)
[2]文明的冲突与选择——《美丽新世界》的空间叙事策略[J]. 王影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4)
[3]人性泯灭的黑暗世界——解读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异化主题[J]. 刘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12)
[4]反乌托邦小说对“消费乌托邦”的预演与批判——以《美丽新世界》与《华氏451度》为例[J]. 王一平.  外国文学评论. 2013(04)
[5]极权制约下的黑暗世界——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权力运作机制研究[J]. 刘英杰,马双.  长春大学学报. 2010(11)



本文编号:3734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734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