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浅谈双浸入式教学在预科汉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1-08 20:44
  为保证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高奖学金使用效益,我国教育部规定自2010年9月1日起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新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必须进入预科学习。留学生在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后,必须达到HSK3级或HSK6级方能进入本科学习。听说课作为学生最早听懂、最易学会、最多实践的课程,在预科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预科学生在入学前几乎没有汉语基础,初期或多或少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并且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综合预科教育的特点,根据预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成功的预科听说课教学应该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效率、帮助学生迅速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和辅助学生其他课程学习。传统的听说课教学法就语言讲语言,既独立于文化之外,又没有与其他课程的重难点相结合,很难同时实现上述四个目标。 双浸入式教学在加拿大浸入式教学的基础上变形和发展,提出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浸入。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中都可以找到对于这种模式的理论支持。双浸入式教学应用于预科听说课不仅可以同时实现预科听说课的目标,也可以解决预科师生在听说课教学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关于留学生预科模式的研究
        (二) 关于听说课教学的研究
        (三) 关于浸入式教学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案例来源说明
第二章 预科听说课的现状分析
    一、预科听说课的教学目标
    二、预科听说课教材的分析
        (一) 教材版本
        (二) 教材问题
    三、预科听说课教学对象的分析
        (一) 预科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 预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需求
        (三) 预科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 其他
第三章 浸入式教学与双浸入式教学的概念
    一、浸入式教学
        (一) 浸入式教学的起源
        (二) 浸入式教学的实施及效果
        (三) 浸入式教学的原理
    二、双浸入式教学
        (一) 双浸入式教学的含义
        (二) 双浸入式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第四章 双浸入式教学的理论支持
    一、语言学基础
        (一)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二) 斯万的输出假设理论
        (三) 韩礼德的功能主义语言学
    二、教育学基础
        (一) 文化教育学
        (二) 比较教育学
    三、心理学基础
        (一) 认知心理学
        (二) 跨文化心理学
第五章 双浸入式教学在预科听说课中的应用
    一、观察与访谈
        (一) 观察
        (二) 访谈
    二、总结
    三、双浸入式教学在预科听说课中应用的原则
        (一) 汉语为唯一交流语言
        (二) 淡化国别意识
        (三) 渗入文化知识
        (四) 结合社交实践
        (五) 认知与学习同步
    四、双浸入式教学应用于预科听说课的优势
        (一) 最优的语言文化环境
        (二) "三最"课程
        (三) 最多的实践机会
    五、双浸入式教学在不同时期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 在预科初期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二) 在预科中期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六、双浸入教学在预科听说课中应用的方法
        (一) 把中国文化设计进正音练习
        (二) 坚持使用汉语和富含中国文化的素材
        (三) 用文化将"被动答问"变为"积极展示"
        (四) 让文化成为语言学习的催化剂
        (五) 实践式作业辅助课后时间"双浸入"
第六章 有关双浸入式教学外力的几点设想
    一、关于外力设想的说明
    二、外力的几点设想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7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877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d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