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特点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2-08 19:56

  本文关键词:电子音乐中的互动行为构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09年

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特点与发展

刘鹢南  

【摘要】: 公元2008年6月9日,“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规模盛况空前,这标志着新媒体艺术已经进入一个合成的时代。新媒体艺术的家族很庞大,各学科合成的艺术作品是这次新媒体艺术展的最大特点,加之合成时代这个新名词的出现,无疑更加扩大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空间。近几十年间,电子音乐和新媒体艺术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突飞猛进地发展着,不断利用最新的科技壮大着自己,各自都是其领域的时代最先锋的代表。如今,电子音乐加入新媒体艺术这个大家族,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借着高科技与新媒体艺术来更加壮大自身的发展,更加全面完美的展现自身的艺术魅力,并大步地向前发展着。 人类已经步入了虚拟现实和半虚拟现实的世界,高科技网络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连接了起来。无论哪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都不得不承认高科技给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和便捷。这种目前最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把电子音乐的作品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来供给源源不断的社会需求。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说:“电子音乐的前景,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其发展需求,游戏、影视、舞蹈、手机音乐、网络,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存在着电子音乐。而作为电子音乐的制作人不仅要会音乐,更要懂计算机等等。”在我看来无论是电子音乐还是新媒体艺术,都是要顺应合成时代这个特点需要的。这些创作者都是在不断的追求新东西的同时把自身了解到的各个门类的学科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来,用一种横纵交织的独特艺术审美来创作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新媒体艺术8-15
  • 一、什么是媒体8
  • 二、什么是新媒体艺术8-15
  • (一) 多媒体8-9
  • (二) 新媒体9-10
  • (三) 新媒体艺术10-11
  • (四)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史11-12
  • (五) 新媒体的现状12-15
  • 第二章 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特点15-23
  • 一、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高科技性特点15-17
  • 二、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结合特点17-19
  • 三、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视觉与听觉结合特点19-20
  • 四、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互动性特点20-23
  • 第三章 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发展前景23-31
  • 一、新媒体艺术引导电子音乐大众化与专业化的融合发展23-25
  • (一) 电子音乐的大众化发展23
  • (二) 电子音乐的专业化发展23-24
  • (三) 电子音乐的大众化与专业化融合发展24-25
  • 二、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25-27
  • 三、网络艺术的巨大力量促动电子音乐的快速发展27-30
  • 四、观念的转变是未来电子音乐发展的希望30-31
  • 结论31-33
  • 参考文献33-34
  • 后记34-3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琳;解读当代新媒体艺术[J];美与时代;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鹏云;;解析GRM TOOLS对声音的变形处理--兼论电子音乐中的两种发展手法[A];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柴庆伟;论复调思维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2 师琰;音乐创作中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建平;计算机音乐的“人性化”及其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刘侠;音乐的计算机模拟生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杨莹;新技术下的视觉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范翎;论计算机音乐中的音乐表现力[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段瑞雷;聆听声音的声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张睿博;“EARS”在中国适用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9 曹冠婷;电子音乐空间思维模式在陈晓勇音乐创作中的体现[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艺兵;;论音乐的二元结构[J];中国音乐;2006年02期

    2 王次炤;音乐创作的本质及其过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翎;论计算机音乐中的音乐表现力[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张睿博;“EARS”在中国适用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3 杨愷;计算机音乐时代的“乐器”设计初探[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运冬;视觉文化的“创世纪”——新媒体艺术及其对影像文化的促动[J];美术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敏捷;;互动音乐在中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5期

    2 孙维佳;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举办系列活动[J];人民音乐;1995年04期

    3 李皖 ,史文华;从计算通向民族——电子音乐(一)[J];视听技术;1998年04期

    4 MariKimura,胡永立;计算机音乐的演奏实践[J];音乐探索;1999年03期

    5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第一次浪潮“磁带音乐”连载(四)[J];乐器;2001年06期

    6 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少陵;;电子音乐的鼻祖——罗伯特·莫格[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01期

    8 稻草·翼;;张韶涵,盛开在潘朵拉魔法盒里的女孩[J];青春男女生(许愿草);2006年05期

    9 王安潮;;走向新音响的前沿——2006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综述[J];人民音乐;2007年03期

    10 徐玺宝;;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展;;具体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相互渗透——电子音响型作品《Who’s Voice(1998)》的制作札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2 王珊;;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4 李永荣;;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开幕演出“动·感”新视觉电子音乐会音响设计[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勇;沈旭昆;;真实感材质建模技术与新媒体艺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龚晓婷;;二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复调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陈学煌;潘晓利;;MIDI音源及其在声控电子乐器中的应用[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红怡;董经;;计算机智能乐谱识别及播放技术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1年

    9 吴丽颖;;电脑音乐制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欢;[N];音乐周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宋佳烜;[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特约记者 王菲宇;[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依览;[N];江西日报;2004年

    5 杨伟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郑立华;[N];中国商报;2004年

    7 安宁;[N];音乐周报;2005年

    8 于祥国;[N];音乐周报;2005年

    9 刘蔚如 司宝欣;[N];新清华;2004年

    10 房巍 徐玺宝;[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佼佼;电子音乐作品的“分层解读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刘思军;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东方语境[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槃[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鹢南;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特点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皓;电子音乐的发展及分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议萱;电子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扬;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原理与技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张健;笛、箫乐器与电子音乐[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宋宁;电子音乐中的互动行为构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金玲;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特点及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秋筱;中国(大陆)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特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9 刘恒;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0 张晓贞;初论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特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音乐中的互动行为构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1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