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接受”视角下的“林语堂热”

发布时间:2024-01-17 15:25
  本文旨在通过还原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追溯林语堂的英文创作何以能够得到西方世界如此广泛认可的原因,并力图将林语堂本人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符号,以求突破现有的研究框架,考察并还原林语堂的“中国言说”在西方被选择与被接受的具体过程。在林语堂之前,西方传教士及赛珍珠的“中国形象”都曾深刻影响过西方社会对中国的集体性想象;而林语堂的前辈辜鸿铭更是在欧洲,特别是德国,掀起过一股与众不同的“中国热潮”。通过比较这些“中国言说”所造成的不同效果,笔者力图呈现一幅动态延展的接受图景,由此说明“林语堂热”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在林语堂有意识的商业运作下,一套更符合西方社会期待的“中国”话语孕育而生,以至于其英文作品虽能在美国好评如潮,在国内却饱受诟病。而随着林语堂在美国的影响不断深化,在某种程度上其早己超出了自身,成为了西方社会对“中国”集体性想象的一个载体,并进而演变成为一种“符号”,被西方各种文化势力所利用。时至今日,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依然要面临与当年的林语堂相似的问题,即在面对强势文化之时,如何既能完整表达“自我”,又能避免陷入“自我异化”的窘境。因此...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林语堂热”在西方
一、“林语堂热”的背景综述
    1.1 西方接受林语堂的背景
    1.2 西人对于林语堂的评价
    1.3 国内对于林语堂的研究
二、辜鸿铭:“林语堂热”的比较对象
    2.1 接受美学与“期待视野”
    2.2 辜鸿铭的中国文化输出
    2.3 “辜鸿铭热”对林语堂的启发
三、商业运营:“林语堂热”的建构过程
    3.1 市场调研
    3.2 选题调整
    3.3 语码转换
    3.4 广告宣传
    3.5 文化结盟
    3.6 自我包装
四、文化利用:“林语堂热”的获益者
    4.1 出版商的“受用”
    4.2 西方传媒的“受用”
    4.3 华人文学的“受用”
结语:“林语堂热”在今天的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79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79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8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