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9) "fieldbody"
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6 18:31

  本文关键词: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5年

艺术终结之后

杜丽博  

【摘要】:本文梳理了黑格尔-阿多诺-丹托的艺术终结理论发展脉络,将丹托的终结话语置于其艺术哲学思想和当时的文化语境下,主要通过对其两部著作《艺术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之后》的细读,探索其观点的嬗变,挖掘其思路的转向,试图更加贴近丹托艺术终结论的原义。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艺术终结’的理论脉络”,认为艺术终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要更好地理解丹托的这一思想,就必须回到指引他探讨终结命题的黑格尔。本章梳理了艺术终结思想从黑格尔到阿多诺再到丹托的理论发展脉络。通过这一梳理发现,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艺术形态发生历史性转折之时,艺术的身份就会遭到质疑,艺术终结也会作为一个论题引起广泛讨论。第二章着重阐明了丹托在其提出艺术终结论的初期所赋予这一理论的三个内涵:艺术走向哲学,艺术史的终结和艺术进步可能性的丧失。其一,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艺术实践中,艺术与哲学突然变得互相需要了,艺术开始变得依赖理论而从自身提出了关于艺术本质的哲学问题,这就是艺术走向哲学的主要依据。其二,艺术终结于自己的成熟期,为艺术欢呼的时代已经过去,此后(《布里洛盒子》出现的1964年)出现的任何艺术品,都不再具有历史意义。其三,由于20世纪一连串先锋艺术实践的推进,最终导致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再能够让人惊奇,艺术本质的可能性已经耗尽,它已经没有进步和发展的余地。第三章梳理了丹托在不同时期关于艺术终结论的不同阐述,理出了丹托理论嬗变的三个方面:宏大叙事的终结,发现格林伯格和从哲学走向生活。1984年首次提出该论点时,丹托把重心放在艺术的哲学化这一理论指向上,而且主要从艺术史的角度展开了论述。到了1995年的梅隆美术讲座,宏大叙事的终结成了其叙述的核心。再到其晚近的《美的滥用》,丹托艺术终结论的激进锋芒已减退,认为艺术的思考具有哲学思考所不具备的价值。反观当时的多元化文化语境,我们发现语境对一个理论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0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孙秀昌;;所谓“艺术之死”——从马塞尔·杜尚到安迪·沃霍尔[J];博览群书;2009年02期

3 张冰;;丹托艺术终结观的理论指向阐释[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裴萱;;“艺术终结”的反思与“艺术自律终结”的敞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6期

5 邢建昌;秦志敏;;文学终结的论争与启示[J];理论与创作;2006年03期

6 李夫生;;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J];理论与创作;2006年05期

7 元媛;;从现代艺术的范式危机看丹托的艺术终结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罗青;西方艺术为什么会终结?[J];美术研究;2005年03期

9 沈森;;什么是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对沈语冰的回应[J];美术馆;2010年02期

10 宋晓琛;;后历史时代“美”学的终结——阿瑟·丹托对格林伯格审美哲学的几点批驳[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旭清 付少武;[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洋;当艺术成为一个疑问[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丽莎;从后现代视域看黑格尔“艺术终结论”[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葛红刚;后现代主义和中国——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艺术文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程颖;后现代艺术中的“真实”观[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一博;从艺术否定论到艺术终结论[D];西南大学;2010年

6 谢黎明;艺术终结问题及其中国式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迟佳;论后现代主义艺术美学特征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袁晓薇;甘松;;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金鸥贤;;解读——丹托“艺术的终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刘玉舒;;图像文化时代下的传统阅读的生存境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王力可;;文学突围——读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与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6 赵丹凤;;论艺术的终结——以杜尚的作品《泉》为例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姚丽;;地方戏与现代文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张晓飞;;文学是“真死”,还是“假死”?——在多媒体语境下重读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死了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姚菁;;论高等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韩晗;;谁的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史何为?——兼谈文学“当代性”诸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骥;;浅论新闻漫画的创作特征[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可;;感受·宣泄·沉浸——数字交互动画的艺术形态分类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4 包茜;;无形的和声——谈当代艺术理解与阐释中历史意识的现时性[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高星;;转瞬即逝的现代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后期转型现象评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东东;;天真与世故: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从西川、王敖的争论谈起[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马大康;;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文化生态[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8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黄也平;;文学:对“单语言时代”的历史告别——“全语言文学”实践对经典文学观的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蔡枫;;以画写诗:印度绘画的美学特征[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蔡萌;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爱玲;从文学期刊的演变看市场对文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小新;从读图的角度谈数字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可行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旭;龙纹的异化设计研究与应用[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6 杨东梅;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莹;语文教学中有效保持读图与读文的内在张力[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佳;城市地下环境艺术[D];东华大学;2009年

9 费斐;经典文本教育资源的发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卓;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吴子林;;“艺术终结论”:问题与方法[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3 马美玲;隋丹丹;;艺术终结论:主体性丧失后的困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1期

4 谢青;黑格尔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探微[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5 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鄂霞;李艳;;何去何从——也谈文学艺术终结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李夫生;消费时代的泛文学化倾向及文学批评向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希利斯·米勒 ,郭英剑;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01期

9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刘悦笛;;东亚学术性何处寻:以韩国当代艺术为例[J];东方艺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悦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胡晓明 袁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刘悦笛;[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劲松;李海军;;历史文化语境与翻译——以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洪萍;;翻译活动、选题、策略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再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苏超;朱乐红;;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与林纾翻译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苏超;;从操纵论的角度看严复与林纾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J];考试周刊;2009年42期

5 郑殿臣;;历史文化语境的必然选择——论不通原语的译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罗璠;;论西方历史文化语境中哲学与诗性的分化与交融[J];求索;2007年05期

7 尹延安;;传教士法学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变迁[J];理论月刊;2008年09期

8 李春江;王宏印;;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莎剧翻译与复译及其历史文化语境的概要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9 巫晓燕;;历史文化语境中现代女性文学的书写——简评卢云峰女士的新著《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戴起源;论八度技巧语汇元素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表现[J];艺术教育;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丽博;艺术终结之后[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欣;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语义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刘欣 >杜丽博

《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4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4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