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视觉与神遇 ——书法形神问题的展开

发布时间:2014-12-26 11:50

 

【摘要】 形与神,总是指向了可知、可测与不可知、不可测的两极。中西文化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描述着“可”,探究着“不可”。西方传统中:“神”“不可”知,而理性“可”知。“形”“可”见,而感官“不可”信。在可与不可的纠结中传递着文明。而中国文化:老子口:“道可道,非常道。”孔子说:“是无可无不可。”①自始至终的恍惚难测,却保有了文化的“种子”。文化各有其思路。也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寻求“平衡”,而维继“生存”。对文化的“思”与“问”,作为引题。回到书法的“视觉”之“形”和“神遇”之“神”,也勾连出了“可”与“不可”的终极追问。因为,书法生长在中国文化的土壤,它的每一个“基因链”也带有了文化的原始信息。书法之“形”不可拘限为“视觉”的影像,以分析、度量而穷尽,用笔法、结体来概括。“形”之根本是“变-动”不居的。要回归自然生机,以“象”观形;回到“筋、骨、血、肉”,以“身”体形;回到往复、变通,以“阴阳”“感”形。还可借助氤氲生发的“气”、“势”进一层地开解“形”。而“神”从来都:既“凝”且“照”,常“感”而“兴”,以变化莫测的“幾”微,流行在“神”之“场”域。总之,“阴阳”相“感”,可以开启闭合之“形”,可以契入莫测之“神”。祂引领我们来到那“可”与“不可”之间的“众妙之门”。“形”“神”的对话,要经历无数次“我”与笔墨,与古帖,与自身的至诚相感,“神遇”才可能发生。所谓“形神一如”“人书俱老”,也是一个不断交流、感应,而达到融通的过程,并非单向的“问-答”可以解决。一切问答还对峙在“彼-此”两岸,仍是“可”言说。书法从“阴阳”相“感”的源头不断涌现,是一次“可”说与“不可”说之间的“应验”。偏执于哪一端都会立刻错过了“形”与“神”的相遇。 

【关键词】 ; ; 阴阳; ; ; 
 

引言

对于美的领会,现象学的眼界不再凝注丁对象物,它的“眼光”是敞开的、还原的、打破物象有形式的“直观”。胡塞尔在他致德国诗人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中写道:“现象学的直观与‘纯粹’艺术中的美:直观足相近的。‘两者都’耍求严格排除所存存在性的执态”。海德格尔也认为:“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将两个人的话合起来听,即是:只有破除“执态”才会进入到其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说:“真理唯作为在世界与人地的对抗中的澄明与遮蔽之间的争执遭遇、二对生而现身。”在述说真理时,海氏常会用“澄明”“遮蔽”,“世界”与“大地”等“二对生”的词来提示“真理”,说着不可说之说。与传统哲学相比,他的确不再以理性之光“丑射”物体了,那种“透视法”的若,是有“距离”的,有“阴影”的对象化的“视觉”之只见物“形”,不能“感”物。海德格尔由“澄明”与“遮蔽”的发生方式,进入了日月升沉、阴卩转化的中国式的“人明”境界。他的艺术视界也就有了“山川与我同化”的中国画境味。
.........

第一章从书法之“艺”到书写之笔

第一节“六艺”与书法之“艺”
在此,我也不必归纳山一个“更为适合”的法定义。因为,那同样会带来误解,徒劳而无功。“定义”只是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它并不能带给我们“亲切”的“体认”,反而会成为阻隔。中国之“艺”术,向来不追求耳目之娱,是在“操作”中冋归心的一个“通道”。很多人称书法为“视觉艺术”,分析其“线条”“形式”,实质上,与我们文化之“艺”的传道之路是南辕北辙的。纵观前贤,只在表达书法与人生,勾;家气质,与书写状态,种种息息相关的切之感。比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己。“周歷莲对“字如其人”表述得更为具体:“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书论人的观点在古人论中不胜枚平,泛泛引证,却成笼统之见,丁真正的问题并不能深入。在此,我们把法与“艺”,以及“六艺”接通,即可明其本源。

第二节笔之形、器与“四德”
法是“艺”术的生:若将法作品比喻为果实的话,那笔墨纸砚即是“公作”的器具,其作用不可小视。在此我们单提出毛笔,深入追究探讨。因为笔作为创作书法的工具,更为直接的连系了人与法。笔毫的软硬程度、弹性大小也接关乎法的点画形态;没有毛笔,人与手与作品之间就不会如此默契相合,融为一体。前面我们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做过阐释。道器观是中国思想的一个主轴,道不离器,器中有道,道器一如的观念体现在各个方面。对毛笔之“形”“器”,以及“四德(尖齐健)”,存必耍略作探讨。

第三章 气、势:“形”“而上”的氤氲化生.......46
第一节 论“气”.......46
第二节 谈“势”................50
第四章 书法之“神”:如何相“遇”?..........55
第一节 “凝”与“照”:“神”之慧光.....55
第二节 “感”与“兴”:“神”之触发.........60
第三节 “幾”与“场”:神的“枢機”与“能量”.........65
第五章 “形”与“神”的隔阂...................74
第一节 “移情”、感情:复归性情.....................74
第二节 空间、形式:视觉搜求..................76
第三节 巧与熟:技法沉溺............................80

第六章“形”“神”:由对话到融通

第一节逐渐深入的形神对话
我认为,学习过程正是形神的不断对话。在问与答、疑解中交媾摩擦,时而频扣无声,时而默然欣会。在生熟,破勾立,松与紧,山与入的反:推求中渐次深入,一时“神遇”。临辜,即足面临作品的对话方式。法帖,即是具备“神”性的言说对象。但是,今一些人是对临辜经典法帖存存疑义的。历代流传作品太多,哪有精力完全涉猎?不如将前人技法总结山来,尽快莩握,再求创新。或用形式分析的方法,提取法帖中的精髓,以俗我招。持此观点者足耍在“新”字上冇所突破:通过新的方式,打开新的思路,以适应新的时代!然而这颇有力度的宣,却从根底上传统形神观念相违。传统习,足通过临辜古帖,对谈相商,切磋塚磨。旨在叩契占人之神,以呼唤己之神。所以选定菜家后不轻易改变。耍一门深入,点亮心灯,再遍临由家,增广博。先专后博,治同一脉络。而极力“创新”若,只怕被古人捆住手足,而急于打开我。哪知这个“自我”实为被公念妥想,物欲俗心所幽禁的“我”。

第二节形神的契入与融通
法创作,正合丁庖丁解牛,天地创生之道。王羲之挥笔作;,同样使人联想到庖解牛的情景。他运笔如刀,而诞生了神品之作《兰亭序》。草圣张旭也如文惠君,一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悟,自此草入于神境。那些流传下来的名帖墨宝,迅然在创作完成之际也“闭合”为一件有“形”之“物”。但它如同人地与牛一样,依然具有灵性,只待通灵感物之人,与之“神”交便足。董其吕就讲到,如何勾古帖通“神”。他说:“临帖如:蝶遇异人,不必相其耳、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市而道存者也。”必耍脱然无码,空灵神涌,此刻的心会带有“屯光”,能市穿法帖之“形”,触见其“精神流露处”。反之,若是死死盯住,以视形,无感无触。那法帖依旧只是封的“形”,绝不开启。像这种情况,董其吕也评到:“药山若经□‘图取遮眼,若汝曹宵牛皮也须穿。今人卷占帖,皆穿牛皮之喻也。”我们再来看法临辜,就更应明,模仿字“形”只是最浅的层面,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关键耍勾古人相应、相会,同体、同感。如姜變所言:“余尝历观占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二随之挥运,才感之深切。这也是;法何以养生的齊妙。
........

结语

正如引言所说:我是凭借着书法问题,而展开了一次思想探源之旅。书法形神的探究是一个主脉,但活络全身,振奋精神的依然是思想。故而,论文旁逸斜出的“枝蔓”较多。经常会伸(深)入到其他问题域。包括儒释道的文化背景,西方哲学的思维惯式,也有当今学理路的批评,甚至引进物理学的概念。这会令人感到偏离了论说的中心。但我以为,中国的学问、义理就像一张网,从每一个结点都可贯穿全部,并非耍拘泥丁线索式的梳理。所谓天罗地网,纲举张,已经暗示中国思想的特点。而书法的“形神”问题,就是处在这样的结点上。由它可以揭示书法,可以探讨思想,也可以提问人生,更可以冋归生活。我常讲“念头即豪端”“我神即神”,就是承了这个一贯之理。法的形神问题是过程中必定遇到的。而当,很多人认为法乃是“视觉”艺术,这必会带来对法之“神”曲解。在传统书论中,对形神问题颇有关注,可往往思想背景,很少有全面系统的阐述。由“形”到“神”也是一个漫长的体证过程,也难窥全豹。如此种种,促使我选择了法的形神之问。具体而言。引论引出一个中两方的思想背景。我将“形而上下”的“道器观”一“形神论”相互交织,而系到中国文化的致思方式。对于两方,从“逻各斯”到“存在”的转別与遮蔽说起,考察其思想源头。再与中国思想对照,略识异同。进而再揭示不同文化视角对艺术的影响。惟可惜的是,本人功底薄弱,难免贻笑。
...........


参考文献:

[1] 朱友舟.  毛笔源流考述[J]. 书画世界2011(04)
[2] 江兴流.  21世纪是零点能世纪[J]. 前沿科学2010(03)
[3] 贡华南.  从无形、形名到形而上——“形而上”道路之生成[J]. 学术月刊2009(06)
[4] 贡华南.  论中西“移情说”之形上基础——以“感-情”与“移-情”为中心的考察[J]. 文史哲2008(06)
[5] 张祥龙.  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6] 吴鹏.  董其昌“字须熟后生”理论的重新审视[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4)
[7] 柯小刚.  画道、易象与古今关系[J]. 文艺研究2008(07)
[8] 柯小刚.  形上学与形而上学:从比较哲学出发的道学沉思[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9] 贡华南.  从“感”看中国哲学的特质[J]. 学术月刊2006(11)
[10] 吴琼.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J]. 文艺研究2006(01)



本文编号:10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