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原则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8:32
  众所周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内容丰富,是我国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重要体现,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我国以37项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缺乏,导致众多传统的工艺以及传统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遭到破坏,无论是从传承还是从创新角度都受到了制约。近年来,伴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人们也逐步加强了保护意识,并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这不仅能有效加强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影像记录对非遗项目实施保护的可行性以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并就如何利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发表了浅显的观点,以期与更多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影像对于非遗保护的相关课题。 

【文章来源】:传媒论坛. 2020,3(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通过影像记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一)影像记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真实的原则
    (二)影像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影像可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场性”
    (四)影像可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呈现和解读
三、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
    (二)真实性以及客观性原则
四、运用影像记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
    (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影像记录水平
    (三)加强工作者文化素质,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像化呈现内涵
五、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表达与传播研究——以《远方的家·边疆行》新疆匹尔舞为例[J]. 申政,丁伟.  新闻论坛. 2019(06)
[2]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研究[J]. 龚诗尧.  今传媒. 2019(08)
[3]传承之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像记录研究——以新龙藏历“十三节”为例[J]. 扎西翁加.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02)
[4]活态传承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培训影像记录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项目纪录片纪实[J]. 高生升.  艺术教育. 2018(12)



本文编号:3636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3636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